第05版:文旅时空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三红”辉映箭厂河


□本报记者 李亚云

嫩红、鲜红、绛红,秋去冬来,新县箭厂河乡的乌桕树红得越来越热烈。暖阳下,轻风里,树影婆娑,叶叶呢喃,仿佛在轻诉着对脚下这片土地的依恋。

如何能不恋恋不舍?这片被鲜血染红的土地!寻访箭厂河乡的第一站,记者在一块不足30平方米的“红田”之上见证了新县箭厂河乡的红色底蕴和红色传承。

“1927年冬天,300多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高昂着头颅走上刑场,用生命向党做出最壮烈的表白。鲜血浸透了这里的每一寸土壤,平均每平方米就有十多人牺牲。”在讲解员的解说中,“红田”惨案让前来参观的小学生们红了眼眶。

箭厂河乡的革命斗争史是鄂豫皖苏区革命斗争史的一个缩影。当时不足1.7万人的箭厂河乡地区,为中国革命献出了5000多名优秀儿女的宝贵生命,其中在册烈士1481人,可以说“户户有红军,家家有烈士;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

而今,箭厂河乡成了革命传统教育、党性教育的圣地。全乡现有革命旧址、遗址300余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随着时光的沉淀,“革命红”的底色在箭厂河乡愈加浓郁。

红色精神滋养红色沃土。乌桕红,是箭厂河乡另一道靓丽的风景。走进箭厂河乡戴畈村,沿着蜿蜒的红叶路深入田间乡野,红色的乌桕树如火如炬,散落于金黄的原野之上。它们孤独地站立着,却又自成风景,仿若守护这片土地的勇士,高举着英勇的火炬。

箭厂河乡的乌桕,以数量多、树龄长而闻名。全乡6000多株,100余株树龄在百年以上,这在全县首屈一指。石岗村至黄谷畈村的国道230沿线,戴畈三甲冲至何岗,美丽乌桕红每年都吸引着各地的摄影爱好者。

感悟“革命红”,赏过“乌桕红”,走进箭厂河乡“三留守”服务中心,一幅“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夕阳红”画卷缓缓展开。

欢快的秧歌队,喧腾的锣鼓声,手拉手寒暄的老姐妹……箭厂河乡“三留守”服务中心内热闹非凡。这里不仅是老人的欢聚场所,也是留守妇女的工作场所,还是留守孩童嬉戏的地方。

孩子们在操场上欢快嬉戏,他们的欢声笑语为老人带来欢乐;厨房内,孝心护理员们正忙着准备午餐,饭菜的香味飘散开来;活动室里,精神矍铄的老人们在下棋、健身、练习书法,其乐融融。

除了“三留守”服务中心,孝心护理员上门服务的居家养老模式也为箭厂河乡的“夕阳红”增添了一抹温情的色彩。“‘一根扁担挑两头’,一边是老人,一边是小孩。”孝心护理员方凤云笑着说道。居家养老“戴畈模式”不但解决了照料留守老人、孩子的问题,还让农村留守妇女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当前,由“居家养老”和“三留守”服务中心架构起的“戴畈模式”,有效推进了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2022年,新县实现了农村居家养老全覆盖,为全县2万余名居家留守老人提供“六助”服务,实现了上门服务、工作实际开展全覆盖。低成本、高效益、可复制推广的“戴畈模式”,正从新县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革命红”永不褪色,“乌桕红”正值时节,“夕阳红”温暖如故,“三红”辉映下,箭厂河乡正熠熠生辉,奋力书写“革命红、乌桕红、夕阳红”三红新篇章。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