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据了解,村集体项目通过提交交易申请表、委托书、产权权属证明或者流转协议,经过审核后发布信息,最后网络竞标或者协议,通过平台签约并进行资金结算。
“通过平台,能扩大现有交易流动范围,增加村集体资产的保值率,也能增加交易的透明度,防止村集体资产流失。”市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汪瑞表示。
今年7月,光山县孙铁铺镇屈岗村东方组新民水库通过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网络平台组织了3家意向方现场竞价,挂牌承包期10年,起拍底价14万元,经过15轮36次报价,最终以总承包价60万元的高价成交,溢价率高达329%。
9月27日成交的商城县吴河乡漆中湾村集体公山起始价每亩750元,最后以每亩2150元成交。
“平台上规定了流转最长期限不超过20年,完善了相关合同,避免出现合同超长期、超低价的现象,有利于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逐步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新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黄成光说,作为农村集体产权交易改革重点县,新县成立了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目前挂网41个项目。
光山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自2021年4月23日正式启用以来,已在该县364个行政村建立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点,在23个乡镇街区建立了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通过开展延伸服务,邀请银行在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设立普惠金融服务站,为15家意向贷款客户向合作银行推荐,银行已发放贷款1655万元,有效缓解了“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为乡村振兴提供了资金支持。
目前,全市农村产权交易项目上线495宗,成交315宗,成交金额55133.74万元。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营的模式,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项目发布、交易、结算等相关制度,推动农村集体产权有序、高效运转,逐步扩大我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量,实现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助力乡村振兴。”姚文江表示。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