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文旅时空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摸清文物家底 守护历史记忆


——我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李亚云

秋已至,暑未消。持续的高温炙烤着大地,但阻挡不了文物普查队员的脚步。9月10日上午,罗山县的“四普”工作队员们整装待发,携带专业设备和工具,驱车前往目标乡镇的各个普查点。

在普查过程中,小组成员逐户走访,与村民亲切交流,仔细询问相关文物点的具体位置、信息和传说。在普查过程中发现新的文物点,在经过初步检查和判断后迅速对其进行测量、拍照、定点和记录,不放过任何一处文物和细节。

“我们普查出的有古老村落和明清、民国时期遗留至今的古建筑、古桥和传统民居等,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宝城街道、丽水街道、龙山街道、周党镇和莽张镇地上文物普查点47处,其中新发现6处,为我市的文物保护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昨日,罗山县文物事务中心副主任张春燕告诉记者说。

科技赋能文物普查。罗山县的普查队员们利用ArcGIS地理信息软件,将各个需要复查的地上文物普查点的经纬度信息精准绘制在所属乡镇的地图上,并对文物普查点的分布密度、所处海拔和环境坡度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他们根据复查点之间的距离、分布密度、海拔高度和位置情况,精心规划了普查路线,以确保普查工作的可行性和高效性,最大程度地提升普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罗山县创新开展文物普查工作是我市“四普”工作的一个缩影。自今年5月以来,我市的“四普”工作进入了最为艰苦繁重的实地调查阶段。面对人迹罕至的险远之地和酷暑汛期的双重挑战,各县区的普查队员们发扬不惧艰难险阻、爱岗敬业、细致认真的工作作风,战高温、斗酷暑,穿丛林、越河流,为不可移动文物“画像”“把脉”,使得“四普”工作持续取得新进展。

据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文物科科长张翔介绍,截至9月6日,全市文物系统共成立了25个普查队,普查队员达到162人,累计落实普查经费235万元,培训人员274人次。通过实地调查与数据整理,他们复查了“三普”不可移动文物1212处、新发现文物36处、征集文物线索260条。在复查率和新发现文物数量上,我市均位居全省前列。

“信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蕴藏着丰富的文物资源。”张翔告诉记者,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全市共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点4794处,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数量位居全省第五。同时,作为大别山革命老区的核心区域,我市还是全省革命文物资源最集中的地区。因此,在实地田野普查启动之初,市“四普”办就坚持“应查尽查、应细尽细、应保尽保”的工作理念,立足实际,科学研判,制定了详细的普查方案和计划,确保了普查工作的全面覆盖。

为了克服实地调查阶段的各种困难,市“四普”办在督促各县区落实普查经费的同时,还积极为辖区10个普查单元购置了高精度北斗定位智能采集普查终端。截至9月6日,已向10个县区发放了24台北斗定位仪智能采集终端设备,为“四普”实地调查提供了坚实的设备保障。此外,他们还组织了全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培训班,对普查队长和普查业务骨干进行了详细的培训,确保了他们能够熟练掌握普查技术标准和要点,熟悉普查工作流程和设备、软件的操作使用。

在多方协作方面,信阳市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固始县文物保护中心探索了校地合作模式,招募了8名在校大学生利用暑期参与“四普”工作;新县文物部门则加强了与有关成员单位和各乡镇的协同联动,提供了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线索218个;罗山县则与多家文物保护和研究机构开展了深度合作,进一步发掘了全县历史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价值……

据悉,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围绕“四普”田野调查工作的目标任务,紧抓秋季有利时机,进一步强化“四普”实地调查进度及质量把控。将秉持科学合理的工作思路,全力推进“四普”各项工作,为全面掌握我市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状况奠定坚实基础,助力我市更好地摸清文物家底,守护历史记忆,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