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盛鹏 通讯员 向宣垣
喝一杯毛尖茶,品味光山人热情的待客之道;聆听一场“大别山党课别样红”,叫人难以忘怀;看花鼓大戏,浓郁的文化韵味扑面而来……近年来,光山县深度挖掘“红”“绿”旅游资源,持续点亮红色、擦亮绿色、凸显特色,探索“红+绿”发展模式,实现红色和绿色交相辉映、文化与生态同频共振。
光山县整合红色旅游资源,充分利用优良的生态环境,聚焦“红色旅游”和“绿色康养”文旅主题,不断完善旅游要素,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构建全域旅游格局,打造“快进慢游”体系,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研学体验价值,以红色引领绿色发展,推出一批红色旅游场景、绿色生态场景和特色农创产品,助推交旅文创不断出圈出彩。
初秋时节,在花山寨会议会址,87岁的抗美援朝退伍老兵王茂贵56年如一日,义务守护红军烈士墓。“我在这里当义务讲解员,为游客讲述红色革命故事,就是要让大家知道,没有先辈们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人数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接待4000多人。”王茂贵深情地说。
光山有红色革命旧址、遗址、纪念地325处。为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将红色精神转化为奋进力量,该县先后修复斛山寨战斗遗址,改造提升邓颖超祖居、王大湾会议会址纪念馆、五虎岔羊革命战斗纪念馆,建设红二十五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完成王大湾红色文化体验区、鄂豫皖苏区烈士陵园等革命遗址提升工程,把红色名片越擦越亮。
组建红色故事主题宣讲团,创新党课形式,打响“大别山党课别样红”品牌,采取沉浸式教学方式,把党课搬到红色遗迹、历史遗址和田间地头,让学员们身临其境接受教育。截至目前,“大别山党课别样红”系列党课共开展宣讲785场,覆盖党员干部群众10万余人次。
“以红带绿、以绿托红”,光山县借力红色品牌效应,修建的大别山1号旅游公路,蜿蜒在青山绿水之间,连接起了县域内12个3A级以上景区和3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以及200多个重要的旅游纪念地、传统村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景点等,逐步打造成为乡村旅游与红色旅游的示范路、“初心路”。
绿色映底蕴,山水照初心。光山县秉持“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科学论断,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整合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空气清新、气候宜人的生态环境,以产业转型趋“绿”、农业发展向“绿”、文旅融合逐“绿”,结合实际走出了“交旅融合”“‘油’旅融合”“茶旅融合”“红旅深度融合”等新路子,完成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提质国省干线公路,完成官渡河水乐汇交旅项目、红二十五军长征线路道路,对旅游景点进行精心组合规划,串联出精品线路,让游客能够深度体验到光山的好山、好水、好茶、好菜、好风物。
(下转第二版)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