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校园有了自动体外除颤仪


□本报记者 周涛

“AED落地校园,让师生的人身安全、生命健康多了一层保障。”9月5日,浉河区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说。当日下午,浉河区红十字会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捐赠仪式在浉河中学举行。

捐赠现场,记者注意到,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像一台橙色“铁柜子”,柜子上方有处透明区域,红色心形内印着闪电图标,下方写着具体操作流程。据工作人员介绍,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是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便携式医疗设备。

医学数据统计显示,我国平均每分钟就有1人死于心源性猝死。经过10余年普及发展,我国现有AED也仅20多万台,每10万人拥有AED仅10多台,且大部分在发达地区。有研究表明,心脏骤停的抢救黄金时间是4分钟,每延迟1分钟,患者的生存率就下降10%;心脏骤停10分钟后,几乎无人生还。

捐赠仪式上,浉河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为教职工演示了心肺复苏术的详细步骤和操作手法,讲解了AED如何正确使用、怎样使用AED配合心肺复苏术进行除颤和急救。他们利用模拟人和AED训练机,组织教职工进行实操练习,确保教职工掌握心肺复苏术和AED使用方法,在紧急关头敢用、会用急救设备。

“AED是抢救呼吸、心脏骤停病人的‘利器’,被称为‘救命神器’。目前很多大城市公共场所如车站、商城、机场等都设置了AED。AED能够自动检测异常心律,当语音提示心室颤动并要求实施电击除颤时,就可进一步使用AED,进而使心脏恢复搏动;如果语音提示不需要使用电击除颤,则继续做心肺复苏进行急救。”浉河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