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百花园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董寨深处听鸟鸣


周耘芳

一个难得的周末下午,烈日当空,大地微风阵阵。几位同事好友相伴,一起去探寻被人们称为“小鸟乐园”的信阳市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放松心情,感受大自然给予人类的美好风光。

驱车出湖北省大悟县城关镇,过大新镇、三里城镇,跨越湖北与河南交界的九里关,来到河南省著名旅游景点灵山风景区北端的董寨村。要想进入董寨自然保护区,必须经过一个叫王家湾的小山村,别看这个只有20多户人家、100多人口的自然村,却是拥有5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走进王家湾,脚下走的是青色石板路,两排古民居全部是青砖墙、黑布瓦,保持着豫南古民居的古朴和大气。高大门楼上雕龙画凤,显示出木雕、石雕、砖雕的传统风格。每家门口栽着三三两两的石榴树、枣树、梨树。一条小河边全部是菜园。村庄、河流、竹林、炊烟,处处充满人间烟火气。

欣赏完王家湾古民居,顺着小河一路而上。爬过一个个山坡,终于到达此次出行目的地董寨。董寨两个红色大字高高挂在古城门楼上,石头砌成的城堡屹立在两座山峰之间,半圆形城门敞开着,坚实的城墙上插满红旗。高大威严的古城楼,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据当地人介绍,明朝时代,有一姓董的将军看中这块军事要地,在此地构建城墙、修建城堡、招兵养马来抗击敌军,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保护了当地百姓。为了纪念这位姓董的将军,人们就把这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山寨取名为董寨。

走进古老的董寨城门,一条宽广的峡谷出现在眼前。一条小河从远方山峰之间流下来,涓涓流淌的小河中筑起一道道小河坝,河水清澈见底,水中一群群小鱼在自由自在地游玩。2001年6月,董寨被国务院授予全国自然保护区后,相应成立了鸟类保护所、研究所等保护机构。办公大楼前,生长着20多棵有着300多年树龄的柳树、榆树、银杏树,古树遮天蔽日,给办公大楼支撑起一座绿色天然屏障。

离开办公大楼,沿着林间小路向南部山坳爬行,行进在绿色山峰之间,仿佛置身于绿色海洋,阵阵风儿从山谷吹来,浑身感到格外清爽凉快。密密麻麻的树林、涓涓流淌的小溪,引来无数只小鸟在保护区安家落户,繁衍后代。据董寨林业站工作人员介绍,常年在林中生存的蓝喉蜂虎、黑枕黄鹂、寿带鸟等各种鸟类达334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就有74种。鸟的种类繁多,所分布鸟类种类占河南省的80%、全国的23%。特别是在这里拥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朱鹮和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白冠长尾雉。长期以来,生活在保护区内的人们爱护小鸟,千方百计保护小鸟,做到不打鸟、不捕鸟,每年辛苦种出来玉米、小麦、稻谷任凭小鸟品尝。保护区还建立了白冠长尾雉研究所,成立了朱鹮保护小组,每天跟踪、观察小鸟生长情况,还在沿路两边挂起无数个用木料做的鸟巢,任凭小鸟安家落户休息。

董寨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各种各样富有灵性的鸟类,吸引全国各地游客来到保护区看山、看鸟。百多名摄影爱好者常年蹲守在董寨,起早摸黑观察各种鸟类生存发展的状态,摄下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为了研究鸟类生存状态,河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院校在此设立站点,几十名大学生每天穿行在山峰间、森林里,与小鸟一起生存、生活,记录大量数据,留下许多珍贵资料,攻克了鸟类生存发展的许多技术难题。

近山知鸟音。临近黄昏,太阳慢慢贴近西边山峰,董寨四周游人越来越稀少,山谷的风逐渐停下来。此时小鸟正归林,成群结队的小鸟陆陆续续回到林地,回到自己温暖的家与家人团聚。选择一条小溪边,静静坐在一块高大石头上,不忍心打破山谷中的宁静。咕咕,这是白冠长尾雉发出的声音;啾啾,这是翠鸟急促叫声。咯咯、哒哒,各种鸟儿大声鸣叫,似乎在相互倾诉衷肠,好像在呼唤远方亲人早点归来,又像在相互讲述着一天发生的故事。此时此刻,让我们真正感受这个世界属于快乐的小鸟,这里真正是它们快乐的天堂。

高高的山峰、绿色的森林、流淌的小溪、婉转动听的鸟鸣,让我们陶醉在董寨绿色海洋之中。站在这空气新鲜、云雾缭绕的小河边,静下心来,细心倾听小鸟在树林中欢快地鸣叫,让长期处于工作状态之中,紧张、忧虑的心情得到彻底释放。这是多么惬意的慢生活啊!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