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晶晶 实习生 姚志竹
一把青秧,一湖碧水,百千渠沟,万顷良田。
固始县梅山灌区是河南省38处大型灌区之一,设计灌溉面积9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75万亩。在灌区用水上,固始县水利系统从建、管、调、用各个环节发力,科学调度,让每滴水都恰到好处,通渠畅网,打通供水“最后一公里”,全力保障农业生产用水需求,为实现全年粮食丰产丰收、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兜牢粮食安全底线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
满渠清水,载满丰收的希望。
5月20日一大早,在固始县梅山灌区南干渠进水闸渠首管理段,有30年工龄的段长芮泽海从日日值守的管理房出发,5分钟后到了新建成的进水闸两层小楼。他在一楼的监控室照常转了一圈,在心里默默核对了南干渠水闸自动化监控系统的数据,一切正常后就骑着电动车离开小楼沿着南干渠开始巡河。
从这里,源自安徽省梅山水库的水,沿着全长55.2公里的干渠顺流而下,再经由5条支渠85条斗渠流向固始县陈淋子镇、祖师庙镇等乡镇的30余万亩良田。
从安徽省合肥市到固始县张老埠乡种粮的孙俊玲今年种了近2000亩地,她说:“我种了一半麦一半稻,一亩总费用500元交到村里,用水的费用都包含在里面,平时用水也都很方便,好得很。”
“科技助力春灌是我们今年保障灌区供水的一个新措施。”固始县梅山灌区南干事务中心主任濮约东告诉记者,“现在正值插秧季节,我们从5月10日开始放水,每天3个闸口放水约90万立方米。通过干渠水闸自动化监控系统,能精准控制放水量,保证农田用水。”
要保证好供水,事先的通渠和维护工作必不可少。5月14日,记者跟随固始县梅山灌区黎集事务中心主任王永旭体验例行巡渠工作。在董大桥段,水闸门口回水区内滞留了一些生活垃圾、杂草枯树等各类堵塞物。“这些都是要清理掉的,不然就影响水利设施运行。”说完,他配合着负责董大桥段的段长,一起把杂物捞了起来。“现在这个时节,我基本上每天都在干渠上,为的是能让水流顺畅。”王永旭说,“早在春耕开始前,我们就组织开展了渠道安全自检,包括一些灌排渠系、设备检查,以及渠沟内的清淤除杂。”王永旭介绍,“今年我们还有总干渠改造,改造后能进一步提高渠系的灌溉水利用系数。”
固始县张广庙镇龙井村村民郭大学说:“现在种田,一亩地交大概13元钱,用水方便,这水可以从4月一直用到8月。”
“2024年以来,梅山灌区累计引水量9560万立方米,累计灌溉面积31万亩。”固始县水利局局长卢兆华说,“我们加强了水库、河道等水源供水与灌区用水的协调,合理调配现有水源,最大程度提高灌溉水源保证率。通过密切关注水情雨情,会同气象、农业农村等相关职能部门,精准掌握全县水情雨情,认真分析灌区用水形势和需求情况,科学制定灌溉用水计划,确保灌区供水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