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以法治之力赋能营商环境之优


——信阳市人大常委会推动优化营商环境纪实

□本报记者 马依钒

4月25日,信阳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厅,一场严肃的质询会在这里进行。

聚焦营商环境问题,现场播放暗访短片、当面质询、现场答复,率直发问与坦诚回答之间,激发了问题与举措的深层次对话,激活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池春水”。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加快老区振兴、加速绿色崛起、实现“两个更好”的重要支撑。昔日,信阳营商环境评价排名一度徘徊全省后位,企业和群众如鲠在喉。面对发展瓶颈和群众期盼,市委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决定在全市开展一场营商环境“革命”。经过两年多的奋力攻坚,在2022—2023年上半年营商环境省评中,信阳排名进入全省第二方阵前列,实现大幅跃升。

服务中心大局,职责使命所在。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连续打出听取审议报告、执法检查、调研视察、专题询问、质询、满意度测评、第三方评估的人大监督“组合拳”,并积极运用地方立法等手段,以法治之力赋能营商环境之优。

依法质询 力促“后进”整改

在当天的营商环境质询会上,2022—2023年上半年营商环境省评排名靠后或退步较大的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商务局等3个市直单位接受质询。

“市财政局承担的‘政府采购’指标连续两年在全省排名落后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

面对犀利问题,市财政局主要负责人不推脱、不遮掩,从思想认识不高、运行机制不畅、协同配合不强、支部能力不足等层面剖析原因,并承诺以定目标、建机制、快支付、强沟通等举措,多管齐下全面提升服务效能,打好营商环境翻身仗。

“我市在‘招才引智’方面存在视频所反映承诺的人才住房、补贴等优待政策不兑现等问题。请问,市人社局作为牵头单位,下一步如何改进这方面的工作?”

“我市引进外资下降的原因是什么?下一步怎么改进工作?”

……

一轮轮质询依次进行。质询人瞄准症结提问题,回答者开诚布公给对策,现场满意度测评均获得通过。

“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质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的有力举措,也是运用刚性手段增强监督实效的有益探索。”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负责人表示,“其目的是推动有关职能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整改问题。”

质询在一定意义上讲是一种具有问责性质的监督方式。2021年10月28日召开的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在全省营商环境排名靠后的8个市直单位依法开展质询。这是信阳人大履职史上的首次质询,也是自监督法实施以来全省人大系统首次开展的质询。今年此次质询,已是市人大常委会“锚定”优化营商环境开展的第三次质询。

媒体现场见证,质询情况和满意度测评情况向市委报告、向社会公布,这些都让相关责任单位备受触动、倍感压力。咬定青山不放松。从首次“破冰”到常态化开展质询,彰显出市人大常委会推动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

汇聚民意 推动问题解决

“融资难,拨付慢,园区配套设施有待健全。”4月24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五级人大代表座谈会,听取大家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河南省人大代表、信阳市谷麦光电子科技公司党支部书记陈本亮直言不讳地提出问题。

信阳市谷麦光电子科技公司于2017年落户信阳,5年时间,形成“一体三翼”战略布局,提前实现10年发展目标。“企业的快速发展是信阳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真实写照。”陈本亮说,“作为经营主体,我们反馈出真实感受,希望推动营商环境再提升再优化。”

座谈会上,12名五级人大代表分别结合各自岗位和履职经历,围绕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主持会议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勇当场表态将及时梳理、汇总和交办,并持续跟踪监督办理情况。

监督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就要找准导致环境不优的症结所在,了解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的诉求和期待,把工作建立在坚实的民意基础之上。在连续3年开展的优化营商环境执法检查中,市人大常委会多次召开人大代表座谈会、企业家闭门座谈会,同时依托特色产业代表联络站、行业代表联络站等平台,广泛听取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

为常态化、便捷化收集代表和人民群众的心声意愿,市人大常委会建立“美好指数”线上监督评价平台,聚焦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和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组织全市五级人大代表进行线上建言和评价,意见建议及时交付政府及有关部门办理。自2023年7月平台运行以来,收到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建议1883条,已办结1239条。一条条意见建议的圆满办结,让人大代表用脚步丈量出来的民声民意“落地有声”。

多措并举 全面助力优化

营商环境近悦远来,最终还得“事上见”。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2020年和2021年,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相继施行,两部法规对优化营商环境作出了细致全面的规定。

2021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把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两条例”执法检查列为市县人大上下联动、一体推进的重点监督工作,亮出“法律巡视”之剑,推动法规实施和问题整改。

执法检查中,逐项对照法规条文是否落地、法律责任是否履行进行深入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形成清单,连同执法检查报告、对报告的审议意见一并交市政府办理。

2022年4月,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引入第三方机构,对优化营商环境执法检查发现问题整改情况和执法检查基本做法及效果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我市营商环境工作满意度、知晓度和工作评价均得到不同程度提升,但还存在宣传相对不足、普通市民获得感不高等问题,为改进相关工作提供了第三方参考依据。

为了顺应经营主体和群众对营商环境工作的新期盼新要求,破解难点堵点问题,总结固化成熟经验,持续推进创新提升,发挥法治的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作用,市人大常委会结合中央政务服务改革精神和《河南省系统性重塑行政审批制度整体性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改革方案》,于2022年制定了《信阳市政务服务条例》。条例对“一件事一次办”“一业一证”改革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为打造一流政务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2022年9月1日,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三次会议作出了《关于设立信阳企业家日的决定》,将每年11月1日设立为“信阳企业家日”。《决定》对丰富“信阳企业家日”内涵、开展形式多样的“信阳企业家日”活动、深入推进“万人助万企”,切实落实利企惠企政策、保护企业家和各类企业的合法权益等提出了要求。

“我市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凝结了人大担当和人大力量。作为一家本土企业,我切实感受到了这几年信阳营商环境的改变,我非常有信心在这个越来越好的大环境下,把企业做大做强。”列席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的河南省人大代表、信阳市灵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孟旭燕说。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全市各级人大要认真落实市委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的工作部署,坚持上下联动、同题共答、同向发力,以钉钉子的精神持续监督,推动党委决策部署有效落地、法律法规有效实施、具体问题有效解决,为全市营商环境进入全省第一方阵作出积极贡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谢天学如是要求。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