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我们的‘科技副总’不一般!”


□本报记者 马迎春

“昨天就研究生提出的问题想了一宿,终于在凌晨4点多想明白了,赶紧起床来公司。这不,一上午把实验做出来了,现在很兴奋呀!”4月5日,清明小长假第二天,信阳市灵石科技有限公司“科技副总”闫东提及刚完成的实验,难掩激动之情。

像这样“夜里思考、一大早开始做实验”的事情经常发生在闫东身上。

今年34岁的闫东,除了是企业的“科技副总”,还是信阳师范大学建工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目前在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我们的‘科技副总’不一般!他不仅是帮助企业解决具体技术问题的专家和传承者,更是企业研发方向、产业项目谋划的示范者、指导者。通过‘科技副总’平台,我们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一体化合作,仅2023年就为企业带来3000万元的工业产值!”信阳灵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孟旭燕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

该公司副总经理陈安平说:“自市委组织部和市科技局共同牵头组织选派‘科技副总’以来,闫东博士一直奋战在企业一线,以企业为‘家’。同时还带来了信阳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团队,帮助我们链接上了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的强大科研资源。”

闫东本、硕、博均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在绿色建材抗渗修复等领域耕耘多年,有着深厚的积淀。

自任企业“科技副总”以来,他已研发高品质新型产品3项,发表高水平科技论文6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申请发明专利6项,解决企业实际生产难题10余项,参与企业经济建设和人员管理工作,完成企业科研团队组建,推动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在企业建成并全面运行,同时,积极组织建成了信阳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实践基地。

“由于导师目前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所以他把我们研究生团队也引入企业,利用企业现有的省级研究平台优势,链接企业和研究领域的契合点,在帮助企业创新发展的同时,也让我们能够做到产学研相结合,真正学有所获!”学生李士民告诉记者。

在信阳市灵石科技有限公司“科技副总”办公室,记者看到这里除了有办公桌,还有三四张床。研究生成帅说:“我们和导师经常加班至深夜,吃住在这里是常有的事。在生产一线,老师现场解决技术工艺痛点难点问题;平时,与生产工人、技术人员在一起工作生活,很难区分哪些是我们的团队人员、哪些是企业员工。”

闫东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

去年腊月二十七,厂区员工放假了,研究生也回家过年了,但在研实验不能停,于是,闫东一个人在实验室里坚守。由于实验材料气味重,有时候甚至有毒,他必须“全副武装”。但穿戴这么严实,如何喝水、吃饭呢?坚持一天后,闫东实在没办法,情急之下,求助有医生工作经历的母亲前来帮忙。那段时间,母亲帮忙喂饭、喂水,辅助实验,就这样,一坚持就是两三天。直到实验结束,走出实验室,闫东才发现,外面已是白雪皑皑。看着纷飞的大雪,闫东和母亲相视一笑。

“‘带着母亲做实验’,后来,这段故事成为企业的一段佳话。闫东不怕吃苦的科研精神,一直是公司员工学习的榜样!”孟旭燕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闫东实现多项成果落地投产,全面带动企业科技能力提升。”

在闫东的手机相册里,有很多他在研究生导师、企业“科技副总”和博士后研究员三个身份之间不断切换的工作照。有一个相册中,他上午和研究生在企业做实验、中午去生产车间做维修、下午在郑州黄科院进行技术交流、晚上飞往内蒙古乌海做博士后项目。

“我的生活就是这样,忙并充实着。现在,信阳已形成‘创新拼搏当前锋 比学赶超建新功’的浓厚氛围,这让我感受到一名信阳青年的责任和担当。我将砥砺奋进、勇往直前,用我的所学所悟所研,让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进车间、走向市场,助力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带动信阳经济发展,加速把‘科技力量’转化为信阳的新质生产力,为奋力实现‘两个更好’贡献智慧和力量!”闫东自信满满地说。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