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健康天地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气温回暖,“春捂”也要讲门道


□周涛

俗话说“春捂秋冻”,从中医养生的角度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捂”是顺应春天阳气生发的需要,可以更好地保护身体的阳气。事实上,“春捂”是在劝告人们春天不要急着脱掉厚衣物,适当地捂一点,对身体健康有好处,尤其是小孩子的抵抗力较低,初春时急着减少衣物,可能会使身体受寒,诱发疾病。

春天要“捂”,也得讲门道,捂对部位,能起到养生保健作用。“春捂”时第一个需要保暖的部位是头颈,这样可避免因头颈受风寒带来的不适,如头痛、头晕、颈肩胀痛或感冒、气管炎等。第二个需要保暖的部位就是腰腹,因为人的阳气以肾为本,肾居于我们的腰腹部,一旦腰腹受寒容易出现下肢麻木疼痛、腰膝酸软等问题。最后需要保暖的部位是小腿。老话讲“寒从脚起”,“春捂”穿衣宜下厚上薄。

“春捂”的目的是保护身体的阳气,所以除了衣着方面,饮食上的“春捂”也很重要。春季适宜进食一些辛温升散的食品,如豆豉、韭菜、葱、香菜等。生冷之物应少食,早春饮茶应饮用一些性质温和的茶类,如红茶和黑茶,以免损伤脾胃阳气。“春捂”更多适用于平时体质虚弱的年轻人、抵抗力较弱的老年人、久病之人以及儿童。对于青壮年,尤其是体质偏燥热、阴虚或者湿热的人,“春捂”就不一定适合了。此外,当气温连续几天保持在15℃以上时,就不需要“捂”了。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