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让各类人才扎根乡村“百花齐放”


——访全国人大代表汪荣秀

□本报记者 李海

“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作为一名来自革命老区的村党支部书记,现场聆听总理的报告倍感振奋、备受鼓舞!”3月6日,当记者电话联系上全国人大代表、固始县张老埠乡桥头村党支部书记汪荣秀时,她难掩激动心情。

“报告中特别提到要‘着眼促进农民增收,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培养用好乡村人才’,今年我带来的也是关于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的建议。”汪荣秀说,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各类人才来共同书写。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大力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全面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推动各类人才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努力让各类人才扎根乡村“百花齐放”,更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

就如何更好发挥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汪荣秀建议,一方面要加大基层减负力度,提高基层副职村干部待遇保障,拓宽大学生村干部成长平台,加强村干部培训指导;另一方面,对返乡创业人员和高素质农民来说,要兑现政策、跟踪服务,加强农业技能培训,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措施,做到返乡创业人员留得住、发展好,不断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小舞台创造“大奇迹”,小岗位干出“大作为”,“小书记”谋定“干大事”,“小代表”心系“大民生”。45年前,20岁的汪荣秀回到固始县桥头村,从村小学民办教师到村里的文书兼妇代会主任,再到村里的计生专干,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工作,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因此赢得了村民的信任。2001年2月,她当选为桥头村党支部书记,扎根基层、守望乡村,争取一个又一个项目,把一片赤诚之心奉献给了所热爱的乡里乡亲,让桥头村变了样、换了貌,她也成为村民的“主心骨”和“好支书”。

汪荣秀说:“河南代表团中,我是最基层的代表,我的岗位虽小,但我建言献策的任务可不小。回去之后,我也将竭尽所能地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全国两会精神,希望带领更多的农户走上致富的道路。”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