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百花园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从一张帖子看谁干掉了传统礼仪


王西亮

书法界朋友对古代名碑名帖奉为圭臬。而自诩为“古稀天子”“十全老人”的爱新觉罗·弘历,大名鼎鼎的乾隆皇帝,更是对东晋王羲之父子、叔侄的《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伯远帖》情有独钟,不仅在《中秋帖》卷前留下“至宝”御笔,而且在自己书房特设“三希堂”以供之。

“三希帖”内容都是反映思亲怀友等人情世事的,如王献之《中秋帖》,是中秋夜怀念亲人的,虽22字,但每逢佳节倍思亲之意跃然于纸墨间。而其父羲之《快雪时晴帖》也只用短短28字,把对朋友的牵挂问候满满地寄托在三寸帖扎之中。羲之侄儿王珣的《伯远帖》稍长,也不过47字,以饱蘸深情的笔调抒写了对亡故兄弟的哀思之情。

古人以书帖的形式表达怀人、悼友之情,确实是一种极好的载体,也由此可见古人对亲情友谊和交往礼仪的看重。

从文人雅士的名帖,想到了曾流行近千年、颇能印证礼尚往来之风的坊间请帖。

礼尚往来是人情世态的双棱镜。

在农耕文明社会相当长的时段里,一纸文字,就是普通百姓表达亲情友情的最好方式、最高礼节。据考证,民间红白喜事宴请宾客使用纸质帖子并渐成习俗,始于明朝。此后,至今近700年,王朝更替,人世代谢,但帖子承载的民间风俗和淳朴礼仪,一直接续不变,成为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如帖子的尺寸格式:2寸至3寸宽阔,5寸至6寸长短;颜色:无论红事白事,均是红纸黑字;装帧:帖外加套;书写:竖写,顺序自右向左,等等。另外,请客与酬客的帖子写法上也有区别,如请客的帖子开头直接是称呼:舅舅、姑父……酬宾则在帖面正文右边略微向上地方,写上一个远大于正文字体的“酬”字,然后再写事由、时间、地点等。

20世纪90年代以前,豫南乡村写帖子是个极为高雅且隆重的大事,农家遇有红白喜事,除了派人口口相传通知外,讲究礼仪的人家,发送请帖是必不可少的一道重要程序。帖子的形式和内容有一定的规矩,所以,帖子要请懂得的行家来写。

请写帖子要按礼数行事,对写帖者,除主人要事先登门拜访外,当日还要备上酒席予以招待。家尊因略能识字,在当时的老家是个“文化人”,所以,数十年间,成了村子里屈指可数的专业“写帖人”。记得大约是本人上小学五年级时候的一个星期天,一族人儿子结婚酬客,让家尊代写“酬帖”。家尊可能是想锻炼年轻人或意欲弘扬帖子文化,就带上我和一位读初中的族兄,现场指导我们学习写帖,家尊先用毛笔小楷写了范本,我和一族兄便用钢笔依样“照抄”起来,总共抄写了大约20来张。中午在族人家里吃的招待饭——这应该算是我平生首次得到的润笔报酬吧。

发送酬帖也是乡人的一道礼数。婚丧嫁娶之时,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一般都会捧场随礼。如果某家随礼了而人未到,或男主人因事未光临,或以妻子、未成年人代之,那么,事后十日内,事主就必须要邀请之前缺席的男主人再来聚一次餐,称作“酬客”。有特别讲究的,酬客不到,还要再发一次帖子,是为“三请三邀”。发这种邀客的帖子即是“酬帖”。这充分说明当时农村人的重礼仪、讲感情,是民风淳朴、乡情浓厚的直接反映。当然,这里也多少含有女性歧视的封建意识。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电话、手机的日渐普及,帖子在城市乡村也渐渐趋向冷落甚而绝迹。婚丧嫁娶、添丁乔迁、孩子升学、探视病号,多以电话、微信通知。而且,随礼时或委人捎带,或以微信红包转账。而有的主办事方,只要收了礼,无论送礼人到场不到场,形式大于内容的集中接待之后就再无下文,有的甚至电话、信息回复以示感谢的礼节性程序也不讲了,更遑论发帖再发帖三请三邀了!

其实,世风颓败、人情如纸的慨叹,还可从国人皆知的民族传统礼节——拜年这一习俗中窥出端倪。

40年前的乡村大年,真的是内容丰富,名副其实。大年之大,关键体现在热闹、厚道、浓重、充满人情味上。那时打工潮尚未兴起,没有倾家倾村外出的人员流动,除夕之夜,无论是官是民,无论是穷是富,无论一年中经历了多少挫折失败,内心有多少苦辣酸甜,面对光彩炫目的烟花升起飘落,耳听此起彼伏的爆竹声声,一切都会被放下,在旧符新桃的更替中化为阖家团圆的欢声笑语和有声或无语的祈福祝愿!而新年第一天开始直到月底的整个正月,走亲访友的大拜年,无一不书写着人世间的血缘之亲、友谊之重,也弘扬着传统的年节文化。“初一初二走自家,初三初四拜舅家”,把行程和拜访的对象规定得清清楚楚,这就是礼仪。“拜年拜到二月二,回年回到三月三”,说明亲友之多、礼仪之重,这一切,都是互联网时代,人人浮躁焦虑、家家压力山大的人们只能回忆的闲适安逸、快乐幸福!

进入新的世纪,太多新的东西,冲击着也改变着国人的观念。年的概念位移了,年的味道变淡了!三乡五里的亲朋圈子变成了天南海北的星散萍聚,拜年回年、礼尚往来的热闹渐渐变得冷清寂静。从大年初一,到二月花朝,满满的一个正月,弥漫在农家小院土灶台里的五味菜香,包括邀客留客声、猜拳行令声组合的交响,已是明日黄花,只有回忆。至于“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的喜剧场景,更是杳如黄鹤,再难寻觅。

乡村再也不是那个乡村,年也不是那个年!

“手机干掉了电视、报纸、钱包,电商摧毁了实体经济”,那么,干掉传统礼仪和年节文化的究竟是什么呢?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