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新俊
养老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之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约97%的老年人以居家社区养老为主。
在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朱妍琦代表立足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提出了“关于优化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模式与服务”的建议。
市民政局是这一建议的主要承办单位。为高质量推动建议办理,收到相关建议后,该局高度重视,实行专项办理,切实做到以建议办理推动整体工作水平提升。结合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机制,组成8个督导组,由处级干部带队分赴包联县区实地检查、实地调研,掌握一手资料。局主要领导就办理进度和办理质量多次过问、作出安排,及时将办理情况向代表反馈。市人大常委会于2023年3月和11月两次对建议办理情况进行视察,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推动建议办理。在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市民政局负责同志向会议报告了该项建议办理情况。
根据“七普”数据,我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数145.36万,其中,常住人口中老年人120.12万,占比19.27%。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发展,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信阳市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出台《信阳市加快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形成市委书记和市长任双组长的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全市养老服务工作。目前,全市已经实现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共建设41所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644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0所县级特困供养机构,建成市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下一步,结合朱妍琦代表提出的建议,市民政局将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制定落实我市《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让全体老年人享有更加全面的基本养老服务。统筹城乡养老服务发展。指导各地编制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推进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指导县级特困供养机构深化医养结合,推进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持续推广农村居家养老“戴畈模式”。促进社区养老服务提质增效。积极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新路径,计划利用2至3年的时间,在中心城区打造“嵌入式”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项目。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全面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发挥全省首批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和实训基地作用,组织开展养老服务技能进街道进社区进家庭行动。构建智慧养老体系。升级完善全市统一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实现老人线上“点单”、平台就近“派单”、线下上门“接单”、后期管理“评单”的全链条服务,实现养老服务需求和供给有效对接。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