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百花园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闲话“留余”


朱跃杰

在河南省巩义市的康百万庄园,保存着一副完好的“留余”匾额,凡来参观的游客都到此驻足,以领悟“留余”的奥秘。康氏家族能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为商300年长盛不衰,从中不难看到“留余”的痕迹。我们常说花开半时最宜赏,酒微酣时方为妙。这大概就是“留余”思想的精髓。仁善厚道,利益均衡,兼济天下,让利于民,方能开成百年老店。

“留余”思想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期,老子在《道德经》中就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要求人们尊重自然规律,张弛有度,提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的论述,老子的这些思想,为“留余”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了南宋,士大夫王伯大撰写《四留铭》更是详尽地阐述了“留余”思想:“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这种“留余”文化,在中华大地广泛传播。

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满的,或是盈的是最好的。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老子曾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这是对“留余”文化的最好诠释,唯“留余”醇厚芬芳,地久天长。自古至今,在咨诹善道,察纳雅言中,“留余”文化生生不息,早已浸润国人的骨子里,无处不在,生根开花。譬如休渔期、休耕期、禁伐区、自然保护区等等,就是为了大自然得到休养生息,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关系和谐相处。

当今衣食无忧,出则有高铁、飞机,快捷便利舒坦;入则手机微信,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为何一些人还没有满足感?就在于这些人自以为是,扔掉了传统文化。什么“留余”?在其看来是无能的表现,他们把商场当作决斗场,把金钱当作敲门砖。幻想一夜暴富,恨不得攫取天下金银,占尽天下便宜,享尽天下清福。故而追求眼前利益,一些污染环境、恶意竞争的现象时有发生。他们羡慕骄奢淫逸的生活,贪索无度,欲壑难填,无所不用其极;将人生当作“舍我其谁”的游戏,涸泽而渔,不留“余地”,这与“留余”思想是背道而驰的。

鲁迅先生在一篇《拿来主义》的文章中早就说过,“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炭,就能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还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笑做奖赏。”鲁迅先生几十年前犀利的告诫,依然警钟长鸣。涸泽而渔,与民争利,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只顾眼前政绩,不顾环境污染的掠夺式发展,即便暂时的虚假繁荣,也会带来一系列难以弥补的社会问题,这是得不偿失的短期行为。

“留余”,是社会前进的发动机,要摒弃一味追求利益的短视行为,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要取之有度,适可而止;各得其所,各安其分,取之有度,和睦相处;要不走极端,不说满话,不做绝事。如此,才能“日日新,苟日新,又日新”,才能使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

要秉承“留余”的中华文化精髓,发掘“留余”文化的哲学内涵,吸取精华,剔除糟粕,造福民众,惠泽苍生。这符合现代发展潮流,凸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风格。面对当今世界水土流失蔓延、沙尘暴猖獗、空气污染严重、生态危机频发的窘况,“留余”思想犹显弥足珍贵,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世界文明的财富,必须倍加珍惜。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