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罗山新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罗山:交旅融合谱新篇


□杨明 李福林 文 曾宪明 陈俊 图

近年来,罗山县秉承“以红带绿、以绿托红”理念,加快推进交旅融合发展,聚焦“红色大别山”一号旅游公路建设,在乡村振兴示范片区——铁铺镇和灵山镇,大力实施“初心路”建设和提升工程,串联何家冲、九里落雁湖、灵山、董寨等风景区,打造了30余公里的景观游憩带,成为罗山全域旅游大环线中的重要部分;全县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通4.5米宽硬化路、所有20户集中连片自然村通硬化路、所有景区通四级以上公路,建立公路管养长效机制,南部乡镇旅游公路网已基本组网成型。

一卷规划图,描绘新理念

罗山县以“山水融合、城乡融合、红绿融合、茶旅融合、产业融合”的“五融模式”为理念,将全县85%以上的优质旅游资源串珠成链、以链成群,力求改变过去景区单打独斗模式,创新思路,将整个片区打造成“没有边界的大景区”。“初心路”将沿途的山、水、林、田串联,实现了“山水融合”;依托沿县城北部沿淮南岸布局的龟山湖度假区,打响“罗山周末游”品牌,成为主客共享的生态湿地,郊野公园、亲子乐园,实现了“城乡融合”;依托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和国家生态功能区建设,构建起“红绿融合”;以“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为思路,大力培育多功能茶旅融合景区,形成百里茶廊风情走廊,实现“茶旅融合”;以城、景、村为载体,带动了康养休闲、研学旅行和特色民宿等新业态发展,促进三大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实现了“产业融合”。

一张交通网,打通旅游路

构建“快进”大通道,畅通“慢游”微循环,精心培育特色旅游线路,深化交通旅游融合发展。打造“井”字型高速和“四横三纵”旅游骨干路网,联通北部沿淮、中部历史和茶文化、南部红绿游三个交旅融合经济带,交通路网变“井”字型为“田”字型,打造罗山县内交旅融合30分钟经济圈。按照“一路一风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特色”的理念,进一步完善路网布局,改扩建旅游公路干支线741.62公里、“四好农村路”980公里,开通旅游专线19条。按照四季风景,精心

设计“红绿交融畅游

初心路”

“游山玩 水探秘鸟类王国”“红色起点伟大征程”等6条精品线路。旅游在罗山,不再是天涯海角般的远方,早已成为说走就走的旅程。

一条“初心路”,串起山与水

罗山县积极实践交旅融合,把灵山、何家冲两个4A级景区提升打包专项债,精心打造旅游公路主体、服务、景观、信息、慢行等五大系统,串联沿线的山涧花田、九里雄关、龙牙寺遗址、灵山老街等景点,以路为脉,沿途新建山体壁画1万平方米、景观节点13处,治理沿河景观带13公里,改造王大湾、黄新楼、董桥等新农村社区3个,铺设亲水步道1800米、骑行道16公里、人行景观步道7.8公里,打造全域旅游景观带,实现了把旅游公路变为公路旅游的创新蝶变。

“初心路”沿线新建了九里关、白云2个驿站和灵山游客服务中心,内设非遗文化展示区、旅游导引导览区、乡村特产供应区、游客餐饮服务区、农村物流集散区五大功能区,集人流、物流、客流、信息流于一体,并建有公交站亭、停车场,当地群众可以在驿站中候车、收发快递,实现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游客在购买当地土特产后可以通过快递邮寄回家。

科技赋能,为游客提供便捷的智慧之旅。“一键游罗山”,让游客一部手机玩转罗山,智能行程规划、电子导游、智能讲解等让游客旅游更加便捷;交旅互通信息平台为自驾游提供全 方位、全

流程

的智慧交通服务;文旅应急指挥系统、应急救援系统为游客的安全保驾护航。此外,该县建设智慧信息系统,在主要路口和重要路段安装15处云上观景、AI摄像机等智慧设备,可实时了解沿路的景点、气象、路况等信息,确保网格员能在第一时间排除安全隐患。

“初心路”建成后,带动沿线法治民宿、酒店113家,培育出铁铺明珠、灵山灵鼎峰等旅游商品开发企业58家,推广罗山皮影、烙画、剪纸等地方特色旅游商品168种,并借此开发和打造了董寨鸟类研学基地、董桥科技小院、灵山风景区、九里落雁湖亲水平台、何家冲红色教育和红色旅游等景点。今年以来,该县累计接待游客32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7亿元。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