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息县:深化主题教育 办好民生实事


□本报记者 余江

“这里的工作人员真热心,刚进大厅门就问我要办理什么业务,还领着我到相应的窗口帮助办理。现在办事真方便!”11月29日,在息县政务服务大厅办事的谯楼街道西大街社区居民李国民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息县政务服务大厅采取“窗口人员陪群众走流程”新型模式,结合行政审批及政务服务实际,在大厅设立了“帮办代办人员”岗,为办事群众提供咨询、填表、排队、取号等服务。尤其对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主动搀扶、引导服务,对文化水平较低、视力不好等不方便的群众帮助填写表格、复印资料并带领他们到相应的窗口办理业务。工作人员用“爱心”和“文明”汇聚成暖流,温暖着每一位前来办事群众的心。

群众无小事,事事须尽心。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息县一直秉承“三个聚焦”的服务理念,回应群众关切,把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主题教育重要内容,切实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为民办实事的生动实践。

聚焦老旧小区改造,推进以“新”换“心”。息县按照“分批实施、分类整治、功能优先”的原则,把工作做到居民的心坎上,对14个老旧小区的面貌、房屋功能、基础设施、配套设施进行更新改造,让小区既“好看”又“好住”。这些老旧小区改造面积近15万平方米,涉及1200余户,总投资3700余万元,改造内容包括雨污分流,亮化、绿化与强弱电入地、老旧建筑物的墙面防水、保温、外墙装饰等。通过改造,居民深刻体会到从“安居”到“乐居”的改变,居住品质、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

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让“粮田”变“良田”。息县建立“农户+村集体+产投公司+运营企业”的运行机制,以“县级统筹、乡级主导、村为主体、村民组实施”的工作模式,探索开展“一户一田、小田并大田”改革,通过出租、托管、调整等方式,将农村的土地有效整治好、利用好、经营好,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强土地地力,增加农民和村集体收益。目前,该县已在23个乡镇(街道)全面实施“一户一田、小田并大田”,7个乡镇全域推进,127个村实现并地达42万亩,其中示范区内已并地达16.75万亩;两个乡镇参与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超2.9万亩,3个施工企业同步作业,投入机械近200台(套)。

聚焦党政便民,推进政务服务“零距离”。息县改造、完善364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成立“帮代办”志愿服务队,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联合村(社区)开展政务服务政策咨询宣传活动,把社保、医保、企业政策等相关部门窗口直接“搬进”社区,为群众提供面对面、零距离服务3800余次。通过发放各类政策宣传手册和帮办代办事项等服务清单、现场答疑解惑、下载政务服务平台等多种方式,针对居民比较关心的城乡居民医保、居民养老待遇、助残扶困“一件事”、企业办证缴税等问题进行政策宣讲210场,让政务服务便民利民惠民举措真正落地落实。

“下一步,息县将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在办实事、解民忧上继续发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以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该县相关负责人表示。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