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百花园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深居民间甘平寂


——游北京妙应寺白塔

张万明

提起北京的白塔,人们自然都会想起位于北海公园琼华岛上的白塔。其实,北京市还现存有许多座白塔,由于它们有的身处偏远,有的深居民间胡同,有的深藏庭院之内,而很少为外人所知。

癸卯年的五月,孩子带我去北京市丰盛中医骨伤专科医院看医生。穿过车水马龙的金融街,便进入到“一街看尽七百年”的阜成门内大街,两街虽然相连,可谓是两重天地。一条是高楼林立,金碧辉煌,充满着时尚气派的现代感;一条是飞檐翘角、灰砖琉璃筒瓦的低矮建筑,充满着厚重的历史感。置身于此,让人深切感受到历史与现代的亲密交融。

我在医院候诊时,透过对面重重叠叠的金黄脊顶,看到一座高大的白塔矗立在一片拥挤的民居之中,我有些疑惑,便自言自语地说:“在这里也能看到白塔吗?”旁边的一位候诊老人可能明白了我的意思,就对我讲:“这不是北海公园的白塔,是妙应寺白塔,它始建于元朝,是当时北京城的最高建筑,比北海公园那座白塔更高,年代更久远,国人曾引以为骄傲,便把它和北京城一起并称为‘金城玉塔’。”从老人的讲话语气中,可以听出一些自豪。我有些惊异,原来北京城还深藏有这么高大的白塔!

看完了医生,我便穿过大街走到对面,只见红墙黑瓦、拱门翘角的山门矗立于人行道边,门楣上刻着“勅赐妙应禅林”,昭示着它是一座皇家寺院;寺院低于路面一米还多,围墙东西两侧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清一色的青砖黛瓦四合院。被民居簇拥着的妙应寺,虽位于低矮处,但依然不失佛门的庄严与肃穆。我走下十几级台阶进入山门,但见寺院狭长,五进殿堂建在中轴线上,两侧有东西配殿。与其他庙宇相比,其殿堂显得高大雄伟,宽敞明亮,十分气派,明显是融合了汉、藏、蒙建筑文化的风格。

院内游人稀少,显得十分寂静。我便由南向北依次游览了钟鼓楼、天王殿、大觉宝殿、七佛宝殿和三世佛殿,一边认真阅读各个殿堂的文字介绍,一边仔细品味着佛像雕塑的神韵。令人新奇的是七佛宝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等佛像,三世佛殿内也供奉着同样的佛像。不同的是,三世佛殿内的释迦牟尼佛像上方悬挂着乾隆御笔“具六神通”的匾额;两殿内的佛像名称虽相同,但大小神态有异,这可能是汉、藏、蒙佛教文化相融之特色吧。

游完寺院,便进入塔院。塔院高出地面2米,四周围以红墙,四隅各有一座角亭,白塔建在正中。塔体为砖石结构,通高约51米,由塔基、塔座、覆钵、相轮、华盖和塔刹六部分组成,是一座典型的藏传佛教覆钵式塔,其本名是“释迦舍利灵通宝塔”,因通体洁白圣洁,故俗称白塔。白塔高大巍峨,设计精巧,工艺考究,美观大气,站在塔下,难以望及其顶,令人十分震撼。

出塔院,便折入西配殿,殿内图文并茂地展示着白塔和妙应寺的前世今生。介绍云:元至元八年(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敕令在辽塔遗址重新建造一座喇嘛塔。于是,在当时入仕元朝的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哥主持下,经过八年的设计施工,到至元十六年(1279年)建成,并随即迎请佛舍利藏入塔中。同年忽必烈又下令以塔为中心建大圣寿万安寺。寺院于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落成。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一场特大雷火烧毁了寺院所有殿堂,唯独白塔幸免于难。明宣德八年(1433年)明宣宗敕命维修了白塔,天顺元年(1457年),寺庙重建,建成后命名为“妙应寺”。新中国成立后,又历经多次维修,使之浴火重生。1961年,妙应寺白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白塔已成为现存元大都最重要的文化古迹,是汉、蒙、藏民族团结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我伫立于寺院,看着塔与寺交相辉映,相互衬托,蔚为壮观,也感慨万千。心想,人们之所以称妙应寺为白塔寺,可能是寺因塔名吧。人们称这座白塔为妙应寺白塔又可能是塔因寺吧。

当我正在沉思之时,忽然听到有几个居住在附近的居民正在向游人讲解。听他们讲,白塔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喇嘛塔,是北京最早的藏传佛教佛塔,也是北京最古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深居民间,从不以自身高大而自炫,也不以其年代久远而自傲,甘于平淡,甘于寂寞,七百多年来,它一直默默地庇护着一方的居民,我们也为能生长在它的身边而感到骄傲。今天,我们也要守护好它,甘当志愿者,将它装扮得更美更靓,让它以良好的风貌和姿态展示给世人。

居民的讲解,对我触动很大。回家后,我查了查有关资料,将妙应寺白塔与北海白塔作了比较。北海白塔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晚于妙应寺白塔380年;塔高35.9米,低于妙应寺白塔15.1米。因为北海白塔坐落于琼华岛上,高高在上,凡来北京的外地人就能远远地看到其洁白的身影;它又位于秀美的北海公园内,北海公园是人们休闲游乐的好出处,凡来北海公园游玩的人们,也必将登岛游览白塔一番;再加上一首《让我们荡起双桨》的优美歌曲,又将其名扬中外。所以,北海白塔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前来游览的人也越来越多。

写到这里,我突然悟出了一个道理,原来任何事物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完全取决于自身的内涵和形象,也与其所处的位置和环境密切相关。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