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城市绿化不能异化


□年巍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不断拓展城市生态空间,大力推动城市绿化,让许多城市再现绿水青山。目前,全国累计建设口袋公园近3万个,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10年前的39.22%增加到现在的42.69%,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10年前的11.8平方米增加到如今的15.29平方米。不过,一些城市在绿化过程中存在“面子工程”“形式主义”倾向。有的地方毫无理由地砍掉栽种已久的树木,花大价钱引进的名贵绿植,却因水土不服难以成活;有的地方为了迎接检查,突击搞“接待盆景”,事后任其自生自灭;有的地方在荒郊野岭投入巨资建设休闲公园,因定位不当导致人流稀少而逐渐凋零……如此异化的“绿色政绩”,广受百姓诟病。

诚然,做好城市绿化工作,制定一些要求和任务是必要的。但在执行中,如果只看数量不重质量、只要表面美化不要真正绿化,就容易落入形式主义的窠臼。比如,“一夜成林、一夜成景”等现象的背后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而一些绿化工程贪腐问题的背后则是价值观走偏、权力观扭曲。这难免让人发出疑问:城市绿化是目的,还是手段?

说到底,人民群众的需要是城市绿化工作的出发点。只有秉持这一共识,才能做到科学决策。实现绿色发展,关键要有平台、技术、手段,绿化只搞“奇花异草”不可持续,盲目引进也不一定适应,要探索出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国情地情的绿化之路,只有这样才更有意义。

拿绿化树种草种来说,应当根据自然地理气候条件、植被生长发育规律、生活生产生态需要进行合理选择,同时还要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系统性破坏。此外,城市绿化要满足生态、经济和景观的要求,且要兼顾健康、安全、宜居的需求。为此,有关部门不妨多问计于民,这样既能避免“拍脑袋决策”,也能少些“好心办坏事”。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下足绣花功夫。进一步看,百姓每天的吃用住行,一刻都离不开城市管理和服务。无论是城市绿化,还是优化城市公交专用道管理措施,无论是完善老楼加装电梯流程,还是营造创业良好环境,抑或是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每一项工作都需要精细化的城市治理。有时,“大笔一挥”真是潇洒豪迈,但适当“小修小补”会更有温度。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