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健康天地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从“心”出发护健康


——记市第六人民医院心理门诊

□本报记者 袁野 文/图

“经过心理辅导,让我们掌握和学会很多调节情绪和缓解压力的方法,感觉压力都释放出来了,非常放松。”日前,市第六人民医院心理门诊走进浉河区五星街道宝石社区,开展心理健康知识专题授课,帮助社区居民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大家增强自我意识,掌握自我心理调节情绪能力。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各类精神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对精神卫生服务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近年来,市第六人民医院作为全市精神卫生医疗服务供给“主力军”,充分发挥心理专业作用,全力推进心理健康服务建设。

自2016年8月浉河区综治委依托市第六人民医院专业技术力量设立浉河区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后,2017年11月,市第六人民医院心理门诊正式成立开诊。

2022年11月,该院因业务发展需要重新规划布局,心理门诊整体搬迁至医院6号楼门诊大楼3层,下设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室、心理诊室、心理治疗室、心理测查室、沙盘治疗室、音乐治疗室、情绪宣泄治疗室、CCRT室、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室、经颅磁治疗室等。

同时,医院配备心理专业医师、护师,投入心理、失眠障碍认知行为治疗系统、VR心理健康训练系统等大批高新设备,运用标准化的诊断测量工具和规范的诊疗流程,对广大群众的心理困扰采取药物、咨询、物理治疗等综合干预,提供专业有效的心理支持和服务。专业的医护团队与来访者本人及其家属共同开展心理健康管理,携手护佑心理健康。

该院心理门诊充分发挥心理专业作用,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的工作要求,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并与我市高等院校共同建立心理健康服务机制,实现对社会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早预防、早识别、早干预、早治疗。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观察到人们对于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各阶段的人们对于心理健康状况有了更多的关注。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大众对于心理健康和心理帮助仍有不同程度的污名化和迷思。很多有着心理困扰的人们并未得到专业的心理帮助,人们的身心健康方面还是让人担忧。”该院心理门诊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如今,精神障碍患者因为社会功能退化,再加上对自身疾病缺乏一定认知,如果在康复回归的道路上缺乏社会和家庭的支持,他们将会在“住院—出院—住院”的循环中丧失信心。为此,市第六人民医院心理门诊突出心理健康学科建设,推进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充实专业人才队伍,加大培训和转岗力度。通过开展咨询、测评、活动、教育、干预、研究、辅导等“多位一体”的“心理健康体检”服务项目,尽可能地助力患者早日回归家庭、融入社会。

此外,该院心理门诊积极通过内容丰富的线上线下集中宣传活动,广泛搭建精神卫生医疗机构与公众沟通互动的平台,充分展示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成果,提高公众对精神疾病及患者的认知,呼吁大众给予精神疾病患者更多接纳、理解与关爱。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