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生新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板栗丰收 价格堪忧


□本报记者 马童 张方志

信阳市的板栗素有大年小年之说,大年大收,小年小收,而2023年是板栗的“大年”。

板栗大丰收,价格堪忧

白露时节,当板栗树上挂满累累的刺栗包,山上的农户开始打板栗,道路边开始堆起了售卖的“小山”。

9月7日,记者往浉河区十三里桥乡一带寻访新板栗。沿信应公路向浉河区谭家河乡方向一路走来,路边有很多农户在叫买新板栗。问了几家,散卖的农户,成熟的大个头栗子大概10元3斤,可以议价,但买的人不多。几处岔路口有商贩在收购栗子,农户骑着电动车将新剥的栗子送来卖。一路了解了几家商贩,收购价每斤都在2元以下,明显低于去年价格。

在谭家河乡茶叶市场边,一位彭姓商贩对记者说:“今年是板栗的‘大年’,收成好,栗子品质也好,但收购价格只有去年的一半多。”

现场一位卖栗子的大娘说,她一天也就打30多斤栗子,卖不了多少钱。儿子劝其不要再打,留着让城里人来打,他们留下吃顿农家饭挣的钱都比卖栗子多。

板栗价格贱,伤农有限

在谭家河乡南湾村的一家板栗加工企业,企业负责人王辉向记者介绍了今年板栗收购和加工的一些情况。

“我们工厂都是把板栗去壳加工成干净的栗仁,真空包装后冷藏。”王辉说,“因为对板栗品质要求高,收购价格略高于小商贩的收购价,基本每斤都在2.2元以上。”

因为收购价格较去年同期低出很多,王辉的工厂有机会收购更多的板栗。入秋以来,工厂已收购新板栗200多吨,也因为其工厂做的只是初级加工,板栗价格的起伏对工厂经营几乎不会产生影响。

王辉说:“每天在工厂里做工的当地人有200多人,零工的工资每天100元,做工的收入比打板栗要高出许多。板栗价格低也没有对务工农户收入产生影响。”

为进一步了解板栗价格起伏对农户的影响,记者走访了浉河区板栗产量较高的李家寨镇。

“在农户眼里,板栗现在已不再是主要经济作物。”9月8日上午,记者在李家寨镇老湾村走访时,该村党支部书记钟锋说,“多数农户在板栗上投入很少,一些板栗林甚至都撂荒了,板栗收入对农户来说只是农作物收成的小头儿。”

特色农产品,还待振兴

浉河区柳林乡和李家寨镇是我市产板栗的大乡镇。上世纪90年代,这两个乡镇的板栗外销都曾红火过,都建起过专门的板栗市场。如今板栗树还在,但板栗市场却日渐式微。

钟锋告诉记者,老湾村如今的板栗林犹如农田,耕作的都是留守老人,大部分年纪都在50岁以上。

“年轻人不愿意上山打栗子了,一方面是吃不了这份苦,另一方面,则是板栗价格太低,吸引不了他们。”

记者在老湾村走访了收购板栗的村民吴宪辉。他说:“现在的收购价每斤1.7元,品质不好的价格更低,每斤1.6元、1.5元都有可能,而个儿小的价格再低也没人收。”

“信阳市的板栗含油少淀粉高,剥食麻烦,且易生虫,不如油栗受欢迎。”吴宪辉告诉记者,“看着好好的栗子,收回来放家里两天就会生虫,所以收购回来后就要立即送走,及时清洗进入冷库,这就增加了收购成本。”

2023年,我市板栗迎来了“大年”,板栗产量高出去年近一倍。但是,由于板栗价格低,栗农普遍年龄偏大,李家寨镇的不少板栗都无人采收。许多板栗成熟后自然脱落,成为虫蚁的口粮。

随着9月11日起的连续降雨,2023年板栗的收取也走向终结。从记者走访情况估计,应该有两成以上的板栗未能采收。

记者感言

“干果之王”如何走出“鸡肋”困境?

□马童

板栗,有“干果之王”的美称,气味芳香,是一种健胃补肾的上等果品。《本草纲目》中记载:“栗味甘性温,入脾胃肾经。栗治肾虚、腰腿无力,能通肾益气,厚肠胃也。”

现代医学也认为,栗子中所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元素,能防治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等疾病,可增强机体免疫力、补脑健脑、减轻关节炎症状,是抗衰老、延年益寿的营养佳品。

如此佳品,为何在我市到了每斤一两元钱的地步?仅仅是收成太好吗?记者进一步了解得知,原来板栗生吃难消化,熟食又容易滞气,一次吃得太多会伤脾胃,每天食用不宜超过10粒。

如此看来,我市板栗走出“鸡肋”的尴尬,关键还在于怎样合理地走进人们的肠胃。可否适度加工,免其滞胀难消化之弊,使爱其香甜的人们不会因之伤了脾胃;或者,精制成小包零食,当作每日干果;抑或者,取其对人体有益之精华,弃其不足之拖累,制作为保健品……如此种种,有心者可以进一步尝试。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