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亚云
立秋后的凌晨,凉意藏在迎面而来的晨风中,爱心粥屋里却仍然是汗流浃背的暑热。
凌晨3时,整个城市还在熟睡,平桥爱心粥屋的灯准时亮起。除了疫情严格防控,这盏灯自2015年点亮至今,已有8年之久。
“8年时间,不管寒暑,每天摸黑起来,义务给你做早餐。这样的好事儿,几个人能碰到?这样的难事儿,几个人能坚持?”59岁的环卫工人樊德勤将感激变成了疑问。
凌晨4时许,近百名环卫工人先后来到平桥爱心粥屋。餐桌上的小米粥、馒头、鸡蛋和胡萝卜炒肉散发着香味。升腾着烟火气的厨房、朴素的早餐,熟稔亲切的交谈,画面与声音交织出缕缕温情。
关于樊德勤的疑问,穿梭在餐桌与厨房之间的一抹抹红色身影给出了答案——
“他们是党员,是志愿者,是一个个普通的人,更是一个个不凡的人。尤其是能坚持8年时间不间断服务的,是铁人!”爱心粥屋党支部书记马军这样解读这个群体。
铁人?志愿者程立就是大家公认的铁人。自粥屋开餐以来,程立从未间断过服务。即使距离粥屋35分钟的路程,他总是第一个抵达粥屋点亮一盏灯。淘米、洗菜、蒸馍、搬桌子……作为一名车床工,程立白天就有繁重的工作,是什么让他有如此的坚持?“用真心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就不会觉得辛苦,只有开心和满足。”程立明亮的双眸中,有坚毅,但更多的是喜悦。
“爱心粥屋不仅有铁人,还有两个铁娘子。”马军介绍,徐家娥、董信莉都是常年不间断在粥屋服务的志愿者。作为粥屋“大厨”的徐家娥,曾因天黑路滑,在前来粥屋服务的一个凌晨摔倒,导致胳膊骨折。但她康复后,又继续回到了“大厨”的位置上。董信莉自从穿上红马甲,再也未曾脱下。她们一直坚守在爱心粥屋,成为志愿服务队伍中为数不多的“铁娘子”。
在这群红色的身影中,最特殊的一名志愿者当属段有礼。自小患上小儿麻痹症的他腿脚有些不便,在常人看来,也许段有礼才更应该被照顾。但6年来,除了去北京看病,他一直坚守在爱心粥屋做力所能及的事。
在这群由党员和志愿者组成的红色服务队中,年龄较大的马军是整个队伍的“领头雁”。今年65岁的他本可以享受清闲的退休生活,但他却坚持志愿服务14年。今年3月,马军被评为2022年度河南省“最美志愿者”。当前,爱心粥屋成为他志愿服务的主阵地。
随着凌晨3时的灯光接续亮起,在平桥、在浉河、在明港,3处爱心粥屋凝聚成我市一张饱含温情的名片,为环卫工人搭建起一个个温暖的港湾。
随着爱心粥屋党支部的成立,随着志愿者实训基地的挂牌,越来越多的党员和志愿者来到爱心粥屋,接力服务。爱心粥屋凌晨的那盏灯更加明亮耀眼,一碗热粥温暖一座城的故事未完待续……
记者感言
习以为常的坚守
□马童
平桥区爱心粥屋已开8年,志愿者们去做义工,爱心人士捐款捐物,环卫工人去吃早饭,大家都习以为常。然而这些习以为常的背后,是无数志愿者和爱心人士忘我坚守。他们默默地把坚守变成一种习惯,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8年间每天凌晨3时起床操持100多人的饭菜,饭后还要正常上班,这分明就是承担两份工作。程立做到了,而且起早贪黑的那份是义工——没有报酬;不,有报酬——他收获了奉献者的崇高与坦然。
8年间每天为了备好第二天早饭的食材,忙碌到深夜,踏着星月回家,有时是潇潇的风雨或冰雪后的路面,徐家娥、董信莉做到了。她们只把这些当作生活中如同衣食住行一样的平常事儿。
爱心粥屋在市区一而二,二而三,还有爱心人士想要创建第四、第五所,和前面的一样,都需要志愿者和爱心人士的奉献与坚守。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呼唤爱心粥屋的坚守精神遍地开花,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期待着更多人加入奉献者的行列,让坚守习以为常。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