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需要完善的不只是监管,还有制度


□李 浩

出租车乱象,哪座城市多多少少都会有。信阳也不例外。

不管是乘客被司机撵下车的视频传播,还是信阳东站附近的喊客与非法运营,可以说,信阳公共交通出行领域的拒载、甩客等行为,一方面让城市形象在游客心中打了折扣,另一方面也让在城市生活的本地人分外怄火。

“招手即停”“直达终点”本应是打车出行、轻松自在的应有之义。然而,近几年出租车乱象成为全国多个城市的难言之隐。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信阳出租车从业者大多热情待客、善于交谈,容易给乘客留下好印象。但极少数从业人员的拒载、甩客、挑肥拣瘦,就能把“爱心送考”等之类的消息给我们带来的感动,冲得无比寡淡。

我们理解等客一小时只挣10元钱的无奈,也听说偏远地区很难接到回头客,通过加价或者一口价进行回本的“惯例”。但“惯例”不等于有“道理”。从“惯例”到“合理”,之间隔着一个“管理”。而从“管理”到规范,则离不开法律法规精准发力、制度机制长效用力、政府监管有序有力。

换句话说,治理出租车乱象,既要看监管的铁棒力不力,又要看制度的顶层设计灵不灵。

从新闻报道可以看出,针对信阳出租车领域乱象,相关部门立即行动,加大执法处罚和源头管理力度,并根据相关法规实施顶格处罚,同时对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实行带车学习的管理教育,以行政处罚的手,让拒载等现象不敢抬头。

常念“紧箍咒”固然是监管的有效途径,但罚并非一劳永逸。既不能让消费者吃拒载的“闭门羹”,又不能让相关从业者吃生意上的亏,信阳出租车行业管理亟需来一场去劣存优、健康重塑的制度变革。

如何变?信阳之外,很多地方的现有经验,可以借鉴。深圳以立法的形式,发布《深圳经济特区出租汽车管理条例》,为出租车营运行为立规矩,让监管的鞭子有据可依,让从业人员难以“任性”。

监管之外,现行的管理制度,或许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