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云
在近日公布的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上,浉河区董家河镇三角山村、平桥区明港镇新集村等6个传统村落榜上有名。至此,我市已有34个村庄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占全省的12%。
传统村落是历史活标本、活化石,浓缩了农耕文明的精华,是不可再生的无价之宝。让传统村落留下来、活过来、旺起来,既是宜居宜业的现实需要,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我市按照《信阳市传统村落保护条例》要求,建立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制度,大量传统村落被纳入有效保护范围,扭转了传统村落快速消失的局面。全市传统村落保护工作迈入系统化、规范化、法治化轨道,着实令人欣喜。
但让传统村落留下来、活过来、旺起来,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留下来”,即留住古建筑、留住原住民、留住古味道,在传统村落修缮过程中,秉承修旧如旧的原则,完善基础设施,保证古村落原住民的主体地位,为传统村落活起来奠定良好基础;“活起来”意在为传统村落注入文的活性,特别是注重恢复其固有的文化活性,让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态融合,让古老的村落迸发无穷的生命张力,和生生不息的人类并肩生存。
只有坚持“原态保护”与“活态开发”相结合,传统村落才有可能“旺起来”。相关部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深度盘活传统村落资源,促进更多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形成农民主体、企业推动和人才汇聚的合力,必定能将传统村落打造成美丽乡村的金名片、乡风文明的主阵地、农业强农民富的新引擎。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