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百花园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在希望的田野上


朱小四

我站在穿过新县郭家河乡腹地的公路上,远眺范朝利将军故里大刘湾,郭兰英的歌声,在脑海里流转起来: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余秋雨在《西域喀什》写道:“一个中国古代文人不管漂泊何处,晚年最大的向往就是回归故乡。”其实,何止古代文人,中国人的乡愁,是日落的炊烟,总在家的方向生起。

将军最后一次回大刘湾已经七十六岁高龄了。在老宅门口的台阶处将军和家人一起合影留念。我想:其他人在看热闹、看镜头、看将军,镜头里的将军,在看小时候的稻田、树木、青石条、排水沟、楹梁、亮瓦、门槛……在看自己摸过鱼、打过水仗、喂过牛的村前大河。

这条大河滋养了大刘湾、小刘湾、叶湾等十几个村落,河边良田肥沃。据将军侄孙范家明介绍:因为这条大河,门口的大田旱涝保收,养活了大刘湾三百多人。大刘湾湾中心是将军的老宅,三进深,一排比一排地势高,单从房子的构架就知道:这是一户厚实的人家。那么,将军当年背起枪杆闹革命,不是因为自己没饭吃去找饭吃,而是跟家庭殷实的吴焕先一样,为了让更多的人有饭吃:他们希望通过革命,打碎旧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建立新中国。

遂想起另一个范姓名人——范仲淹。据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载,范仲淹少时祷告神灵,问日后能否当上宰相,卦象示以不能,又祷告:“不然,愿为良医。”范仲淹后来大愿得偿,官至参政知事(相当于副宰相),推动庆历新政,致力国强民富,终成一代大儒良相。

将军戎马一生,经历大大小小的战役上千次,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成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改革开放,将军都是参与者和见证者。他的晚年,10多亿中国人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他的家乡新县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呈现朝气蓬勃之势:京九铁路把家乡带入发展的快车道,家乡的企业羚锐制药公司已经上市,家乡的劳务输出全省第一……将军亦有范仲淹“不为良相,就为良医”的胸襟豪志.先天下之忧而忧,所以在国家水深火热时挺身而出,拿起大刀干革命。在国家和平时,自己虽未能习得医术,但鼓励孩子做医生治病救人。他的大女儿范西红,就是国内有名的外科医生。

将军临终留言,一是把仅存的十二万元中的二万元交特殊党费,十万元捐赠给郭家河八一希望小学。二是要求子女多为家乡办好事。如今将军的家乡,口口相传将军子女们做的大好事:七个子女筹集二百万元成立了范朝利教育基金,每年拿出十万元作为奖学金,奖给当地优秀的班主任、优秀老师和优秀高考生,并特别资助勤奋好学的家庭贫困生;大女儿范西红,每年都回来到县医院义诊一个月或两个月,不仅救治了不少病患,还为家乡医院带出来一大批业务骨干。

车在稻禾黄、乌桕红中缓缓穿行,车上的我们,醉在这仲秋的乡村里,情不自禁唱起歌来,唱“我生在一个小山村,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唱“一条大河波浪宽……”,唱“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