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 蕾
“以前我们小区的环境差、停车难、充电难,也没人管理”“以前路灯不怎么亮,我们这些老年人走路很不方便,路面坑洼不平”……位于浉河区老城街道鲍氏街社区的东方京城B区,在治理前小区内路灯常年不亮、垃圾杂物堆积、路面破损不堪,居住环境十分不理想,居民时常抱怨。
为彻底改善小区存在的问题,老城街道积极谋划,多点发力,深化党建引领,通过建立红色港湾,成立功能型党支部,推选红色管家,推动“红色物业”双向导入,将党建引领融入小区治理的各个环节。同时,鲍氏街社区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在小区选出了功能型党支部和自管会成员,在每栋楼安排党员担任红色管家,形成层层管理、层层落实的工作格局。整体联动的党建组织网络建立后,社区先后对路面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完成停车位、车棚等便民设施,让小区环境得到“质”的提升。
“现在好了,整个小区大变样,卫生环境明显改善,建了居民之家,有了文化墙、休闲按摩椅、棋牌桌、图书角。小区安装了门禁,也更安全了。”说起小区的变化,居民张阿姨表示,小区面貌焕然一新,让大家感到很舒适、幸福。
“通过党建统领基层治理,社区可以整合多方资源对我们的小区进行改造,改善了群众居住环境,提升了服务效率。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社区配齐了‘一长三员’,我们的工作人员离群众更近,也能更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盯着问题看、奔着实事干’,更多地为辖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鲍氏街社区党支部副书记李双双说。
据了解,为破解“三无”小区脏乱差、管理散乱等难题,老城街道不断加强党建引领,凝聚多方合力,努力推进“三无”小区改造治理,引导“三无”小区居民实现自管自治。同时,为加强“三无”小区长效治理,街道还引入了一批公益性物业服务企业,按照“注重公益、服务专业、有偿低价”的原则,重点针对自治失效、管理失序的小区提供基本物业管理和准公共服务,让“三无”小区有人管、管得好、可持续。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