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百花园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瞻拜司马迁祠


曾庆棠

1984年的那个盛夏之夜,正读电大的我,一气儿复诵完《报任安书》一文,被司马迁坚贞不渝、顽强不屈的精神所深深感动,当即心生念想,择日定去拜谒司马迁墓。

弹指一挥间,38年过去,在2022年初夏时节的5月30日,我有幸与张根太仁兄一起,怀着朝圣的心情,走进陕西省韩城市司马迁祠景区的大门。往里走约500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高大巍峨的司马迁青铜雕像,一卷竹简执于右手的他,举首望着远方。这就是汉武帝时曾任太史令、创下鸿篇巨制《史记》、被尊称为史圣的司马迁,这就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的司马迁。我恭恭敬敬地走上前去,肃静而庄重地瞻仰其伟岸形象,然后向他叩首礼拜。我坦白自己此刻的心理,我这么做是为了追念先贤,希冀千百年来弥漫在这里的人文精神给我以浸润熏陶,渴望凝聚于此的司马迁的伟大灵魂与浩然文胆给我以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使一生与文字结缘且一直笨拙写作着的我,笔下的文字能灵动起来、芬芳起来。

看了文字介绍方知,司马迁的雕像高12米,寓意司马迁所著《史记》为12本纪;重量26吨,折合52万两,寓意《史记》之52万字。此尊雕像,其高度与重量,融进《史记》体例与文字之数量,多了几分巧思,多了深长之意味。

进入司马迁祠,望及那山下的芝水,郁郁密密的莲花旺盛得看不见河底。传说当年汉武帝曾在此河北岸采摘灵芝,兴致勃勃的他,欣然之际就把陶渠水改名为芝水。谁能料到,因李陵案而勃然大怒的汉武帝,就因为司马迁替李陵辩护了几句,而让他遭受了残酷的宫刑。

不知所终的司马迁从历史的长空消失几百年之后,西晋永嘉四年,汉阳太守殷济就在这里,在汉武帝昔日采摘灵芝的芝水岸边,在韩城这条唯一通往长安的古道旁,为司马迁修庙立祠。这是给那个故去的汉武帝看,还是为了司马迁无处安放的灵魂可以沿着这条古道顺利地回到故乡?殷济是有心为之,还是无意为之?谁又能说得清呢?历史烟云,诡谲多变,纷繁杂扰的进程中,就有了诸多让人想去追寻、想去探究的谜团。

通往山顶祠院的司马古道,行进中只觉又长又陡。

司马迁祠墓建筑群由四座高台组成,从山下到山顶,依崖就势,层叠旋转而上,远远望去,峻峭壁立,高耸凌云。脚下,是北宋时铺设上去,相连四个高台的99块大石条台阶,层层上升。9在阳数中为最大,有至尊之意。99块大石条台阶,意为司马迁伟大的思想与不会磨灭的精神长留人间。想来古人一定是动了心思,是饱含一片尊情敬意在其中的。北宋时期修成的石条路沿用至今,已被踏磨得凹凸不平,但留史的英杰们,时日愈久,则愈发光彩照人,愈发神圣伟大,一如我来这里要朝拜的司马迁。

在坑洼不平的石条路上,我用脚端轻轻叩击了几下,试欲听听历史的回声。这条记录了历史烟云的石条路,承受了风霜雨雪,亦见证了悲喜交集,其中的每一块石条,想必都有久远的不为人知的悠悠往事。

走在这石条路上,肃穆庄严之感油然而生,思绪也随之飞动起来。司马迁祠建成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其间会有多少达官贵人、名儒巨贾,还有像我们这样的普通百姓专门踏上这条古道,一步步往上蹬着,把自己的力气和汗水,把自己的话语和脚印留在了这里,同时也把自己对司马迁的虔诚景仰之情留在了这里。

顺着石条路登高前行,四座高台前,分别立有一座宋代建筑结构的木牌坊。自下而上,第一、第二、第三座牌坊上,分别书有“高山仰止”“龙门才子故里”“史笔昭世”,最高的那一座牌坊内,修建有一座蒙古包形状的砖砌八卦墓,此为司马迁的衣冠冢。据说元世祖忽必烈曾把初建时的土冢,依民愿改建成了今天的模样。墓顶有一柏,生有五枝,被称为五子登科柏,盘虬劲直,葱郁昂然,怒向苍天。墓四周,刻有《周易》之八卦图案,当是对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史学思想的诠释。我围绕着墓冢着意转了三圈,之后,轻轻地摩挲着墓四周的八卦图案,默默地向史圣表达最诚挚的敬意。墓碑上的“汉太史公墓”五个字,为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所书。

墓前,是宋代建筑结构的献殿和寝宫,其内供奉着司马迁塑像。

在塑像前,一路上来,衣服已被汗水浸湿了的我,双手合十,低头闭目,向方脸长须、双眉入鬓、气宇轩昂的司马迁塑像,深深地鞠了三个长躬。

眼前这位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与天文学家,他的人生路上,经受了那么大的屈辱与不平,依然隐忍苟且地活着,是为了实现他和父亲两代人的夙愿。他不虚美,不隐恶,不为尊者讳,不为亲者讳,以实录的笔法完成了光辉的巨著《史记》,列中华二十四史之首,历代人们对其尊崇有加,被鲁迅先生称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一部《史记》,仅从文学方面来说,司马迁是我这个爱好文字的人心目中的文圣。读《史记》,那一个个鲜活生动、历经千年的人物仿佛就在眼前,他们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还是那么真切、传神,如同我们身边的你我他一般。《史记》中的语言,简练干净而又丰润淳朴,疏宕从容而又摇曳多姿,常令拙笔的我叹其为天人!即使用上许多有着巨大力量与瑰丽色彩的词语,也难以概括《史记》那无与伦比的博大与精妙!

在古柏参天、环境幽静的献殿与寝宫边的小院内,我们稍作休息,与多年来在此巡祠守墓之人韩宏生进行了简单叙话。他向我们介绍说,司马迁10岁随父到长安,父亲司马谈是汉武帝时期的史官,他要求儿子继承父业,让他诵古文,一读10年;20岁时周游各地,遍访史迹,广集史料,去了孔子、刘邦、韩信的故地找感觉。公元前108年,司马迁继父职,任太史令,更有机会遍览皇家“天下遗文古事”,为实现父亲要他写一部史书的遗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公元前99年,汉武帝于未央宫主持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议题是通报、讨论征战到匈奴的5000将士全军覆没、大将李陵投降敌人一事。一脸愤怒而沮丧的汉武帝,吓坏了文武大臣,他们跪于地上,有气无声,唯恐冒犯皇上。当时在做会议记录的司马迁却偏偏不识相,竟然做了一个为李陵辩护的发言,说李陵“孤军深入,身陷绝境”“别无他法”。结果,被定性为诬罔,按汉律规定当是死罪,但处理上有两个选择,一是交50万罚金代死,二是受宫刑代死。作为一个清贫的太史令司马迁,哪里有钱赎罪?然而看看自己沥血数载的手稿,又思及父亲的遗愿,他一咬牙便选择了受宫刑代死。

司马迁之所以选择这样的生存状态,是基于一个深刻的考虑,他认为光荣的建树是会抵消耻辱的。“推倒一世豪杰,开拓万古心胸”,对于激扬文字的书生而言,至高无上。他坚信自己的文采一定会传世,宁可忍辱负重,“著成此书藏诸名山”。后来到了汉宣帝时,司马迁的外孙杨恽献出这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家绝唱,终于传世不朽。

听过守墓人老韩的叙述,我略有所思,移步登高放眼,那远处的母亲河在静静地向东流去。

韩城这块土地,给了司马迁以生命,司马迁则以他的博学卓见、伟大品格,以他刚正不阿的史圣风骨与气贯长虹的精神,给了这里永远的盛名。这座城市和我走过的其他历史名城一样,史悠久,地气壮,文脉雄,一草一木都生得丰茂健硕,都长得华姿挺秀。

风追司马,品格永存。离开时,我回望了一眼司马迁祠,心中感慨万千。瞻拜司马迁祠,丰富了我的精神,拓展了我的胸襟。作为一个喜好文字的人,我不由自豪地感觉与司马迁走近了一回!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