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百花园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惟楚有材


——记作家“愚叟”沈凡(上)

任小平

沈凡与吾父是挚友之交,我在信阳市上高中时,常去他家借书,见他满屋皆书,对我这个乡下穷学生是热情相待,又见他是慈眉善目之人,我的第一印象颇佳。

他与我父亲的交往也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父亲住乡下,离信阳市40多公里,每次去信阳办事或是开创作会,沈伯总是给他解决吃住问题,这很难得。沈凡先后两次去肖王看过我父亲,促膝夜谈,互为知己,常常为家父受不公平待遇鸣不平。河南业余作者的戏剧创作全省获奖三个人唯我父亲没解决工作。沈凡为此去找宣传部长,起草报告请求解决父亲的农转非,多次买酒肉去陈老师家与我父亲修改剧本,剧本发表后,稿酬全给父亲,由此可见善心为人、平易近人之一斑。他和吾父经常在一起切磋戏剧创作,使我对文学艺术有了兴趣,也对我的弃商从文起到很大作用,耳濡目染,使我崇尚文化,在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两个层面,我产生了对精神生活敬仰和向往。我曾写信告诉他:我所在的库尔勒就在著名的罗布泊附近,当地的楼兰历史文化宝藏丰富,我想深入研究挖掘楼兰书法史。沈凡对我的想法大加赞赏,他在信中写道,这是你独有的极为宝贵的文化宝藏,你将是填补楼兰书法史空白的第一人,大有作为。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有一只载着楼兰文化的雄鹰,从孔雀河腾飞、直上云霄。

今春,沈伯给我寄来了他的文集,拜读之后兴奋不已,从文集中发现了许多过去我不知道的“亮点”,他是一位辛勤的农夫,在文艺园地里播种、耕耘、挥洒汗水。

沈凡、浉河区十三里桥乡小庙村人,曾任小学、中学教师直至1976年调入信阳地区文化局剧目工作室从事文艺创作,1984年任信阳地区创作室副主任,后为戏剧研究所副所长至退休。经过不断学习提升,一步步地成为著名作家,不,他有多种头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剧协理事。各项文学事业都做得风生水起,成绩骄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岁月可以为证,十六家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五十二本书,无一自费。加之在报刊上发的大量文学作品,发表总量达1100万字。

1990年,省委宣传部决定拍一部反映当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革命斗争史的大型电视片,向建党70周年献礼。此任务交河南省文化厅、省文物局完成,省文化厅又交给信阳地区文化局完成。由省文化厅办公室主任谢甸任摄制组组长,拨了专款。信阳地区文化局党组研究决定,由沈凡执笔创作(阮超配合)。沈凡完成了脚本的写作,后经剧组、局、宣传部、省文化厅、省委宣传部“五堂会审”而顺利通过,遂起名为《丰碑》。全片共六集,李先念题写片名,1991年7月1日在河南电视台作为献礼片隆重播映,后在中央电视台七台播映,全片播放时间三个小时。此为沈凡一大创作业绩。

沈凡创作的报告文学《以校为家》,计4000字,于1963年在《文汇报》头版发表,编辑部写了“读后感”,当年的《人民日报》还发表了一篇评论该文的文章。

我还想谈谈沈凡先生在如下几个方面的成就:儿童文学、电影文学剧本、戏剧和报告文学创作。

先说说沈凡的儿童文学创作。

沈凡在儿童文学创作方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全省很有影响,因发表的一篇儿童文学类短篇小说在全省反映较好,参加了河南省小说创作座谈会。省少儿社拟从全省选调两人任编辑,其中之一就有沈凡,后因故未去。

《列子·汤问》中有一“智叟”劝愚公不要自不量力,凭单薄的能力绝不可能把太行、王屋二山移走。可愚公硬是没有放弃,坚持移山,不怕困难,即使自己这一代人完成不了,子子孙孙也要把挡在门口的大山移走。这就是信念,这就是“智叟”不智,愚公不愚。生活中的沈凡像是一位平凡的“愚公”,谦和为人,体恤弱者,因为有了这种人格,看似平凡而又普通的事他都做得井井有条、锲而不舍,成就了一件又一件大事。 (未完待续)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