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百花园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浉河坝桥考


朱德顺

1955年南湾水库竣工前的浉河上游没有固定的石桥,多座双板木桥也都是秋架春拆,形成信阳城里城外的居民秋冬走木桥过河,春夏靠摆渡过河的习惯。旧时的浉河岸高无堤防,两岸沙土疏松,每遇洪水,就奔溃泛滥,造成沿岸田地冲毁、人畜凐没,老百姓苦不堪言。

1931年7月3日,信阳突降几十年未遇暴雨,“骤如翻瓢,急如驶箭……濒河村店民居,率皆卷入旋涡,无幸免者”(《重修信阳县志》卷七建设·建设志三)。当地士绅联合组织临时水灾救济委员会,电告中央和省振务会筹拨赈灾款赈济灾民,制定防灾预案,号召百姓以工代赈,以物变现,建筑灰坝。1932年2月初动工,同年7月共建成七座灰坝(其中北岸四座、南岸三座)、一座抛坝(灰坝就是在沉积的灰面上加筑子坝,抛坝也称抛泥坝,是由泥沙或碎石抛填的坝)。无论灰坝还是抛坝,皆取顺水式,呈人字形。高一丈二尺,长六、七丈不等,底宽四丈,脊宽四尺。

八座坝建成后,一定程度阻挡了浉河上游下泄的洪水,但遇到诸如1931年和1950年那样的大洪水,八座坝阻洪能力有限。

据城南三里店村民,百岁老人戴南园讲述,南湾水库建成前,浉河水面仅百余米宽。信阳城以南浉河上有浉河石坝三座,皆是石灰砌成,松树桩打底,长四丈至六丈不等。自西向东第一道坝在西关小河口(今申桥西北,原小南门处),第二道坝在大河口(今三里店西),第三道坝在三里店寨。因浉河南岸砂石疏松,三道坝均呈东南方向砌就,分别在浉河北岸都流着20多米河道。如此设计,出发点是等春夏汛期来到,面对来势凶猛的洪水,设立三道阻拦洪水的石坝,尽可能减少浉河南岸百姓生命财产损失。

为了纪念这一善举工程,民国16年曾担任过河南省省长的信阳籍陈善同撰写碑记。碑立在当时西关火神庙内。

三道坝建成后,春夏汛过后,桥会和士绅在三道坝中间架设四座木桥(其中大河口来往人多,架双道木桥,其余为单道木桥),以方便浉河两岸居民出行。木桥均为防腐性较强的麻栗树材质,每块桥板都标注“三义桥板”。“三义”取自同治年间信阳州士绅李秀章、许万庆以及双林寺僧人慧堃三人因见南门外官渡拥挤,遂合捐数百金,在官渡上面架设两道木桥。百姓感念三人义举,将此桥称为“三义桥”。“三义桥”桥宽约60厘米,桥高2米左右,木桥十余空至百余空不等,春撤秋搭,年复一年。拆除的桥板、桥墩等架桥材料均运送到三里店寨西大河口桥梁寺三位义士修葺的十几间厢房存放。木桥撤搭、搬运、修理等费用,从士绅捐助、公众募捐、义田稞租等支出。

桥梁寺,顾名思义是专为储藏架桥桥板所建的寺院,寺内三间大殿供奉佛像,可以理解为祈求浉河安澜,百姓平安。桥梁寺占地约十几亩,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黄世明建,有观音殿三楹,储藏桥板厢房10间。1924年会首徐维源、李栖三重修,1836年南汝光道曹绳柱拓修,后累经修葺皆有三义桥会主持。新中国成立后,桥梁寺三间正殿曾用于三里店村民上夜校扫盲班用,戴南园曾受邀在扫盲班教过书。

据常年在信阳文庙经营古玩、年届八旬的张宝银老人回忆,新中国成立初,整个信阳城南南门外浉河上埠口仅有一座修建于嘉庆初年的车桥,1948年前后,国民党军队曾在原桥基础上用大料原木加固西关桥,用于过重型军车辎重。即便如此,面临1950年大洪水,西关车桥连同南关石桥在内的许多桥梁、房屋都被冲毁。除西关车桥外,浉河上游都是过人的木桥。秋冬季节过河靠木桥,枯水期不少人蹚水过河,春夏季节汛期到来,只好通过三道摆或进城或下乡。

三道摆就是设在今天南门到浉河公园附近的官渡,呈西北走向,龟壳状。第一道摆位置最高,在大南门,第三道摆在小南门。三道摆每道摆相距约50米,根据吃水码头深浅确定哪道摆渡作为过河渡口。过河的人,无论政商还是百姓,过渡费用都随意支付,有钱的多给,没钱的一分不付也没人找麻烦。

1955年11月南湾水库建成投用后,浉河上的八道拦水坝都失去了拦洪作用,逐步被拆除,直到1958年大炼钢铁时龟壳状的三道摆停靠石码头才被用作炼钢辅料拆除。“文革”时,桥梁寺作为“四旧”产物也被三里店大队拆除。

自此,曾为老信阳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历史贡献的三道摆,连同当年清澈的河水、金黄的河沙、忙碌的码头、穿行的渡船、络绎不绝的长衫短褂以及河北的古城墙、奎楼,河南的寨门寨墙、寺院,如同历史长河匆匆过客,永远地被湮没在时空的尘埃中……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