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说:书籍是不可分离的伴侣和导师。都德说:书籍是最好的朋友。我说:书籍是情侣,与你漫步,与你牵手,与你约会。书籍是夫妻,与你相守,与你共同生活,不离不弃,伴你入眠,伴你醒。一个人一生可以没有财富,但不能没有书。没有书就像鸟儿没有了翅膀,远航的船儿迷失了前行的方向。
爱书,就去读书。我的读书经历与现在的孩子相比,可以说晚得近乎可怜。学龄前没有见过《看图识字》和《汉语拼音字母表》,当年主要是受到家庭和居住环境的影响,父母都没有接受过中学教育,我的周围没有几个读书人。我平生拿到的第一本书是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本,第一次见到有文字的书本,我感到格外亲切。遗憾的是在当时的形势下,课本中政治内容偏多,文学篇目极少。即使出现一些带有故事性的章节,也大多是雨来、王二小、龙梅和玉荣、刘文学一类的小英雄,再就是一些寓言故事等。课余时间,只能与同学交换着看看连环画,其他的课外读物基本没有。写作文找不到范文,就和其他同学一起去拜有点墨水的长辈为师,写作文时让他们帮忙给指导指导,我的作文偶尔也成了班里的范文。到小学毕业,我的藏书只有各个年级的课本和连环画。进了初中才开始接触到一部分名家作品,如:鲁迅杂文、名人诗歌散文、文言文,课外读读《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样板戏剧本和《人民画报》《解放军画报》。到高中阶段,逐渐出现了少量的解禁文学作品,我有幸读到了《红楼梦》《水浒传》《童年》《在人间》《青年近卫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等中外名著,课外时间偷偷手抄了五六本同学借来的侦探小说。读书,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知识,提高了自己的语文成绩。我的文科成绩在班级和同级段一直处于领先水平,1978年参加高考被顺利录取。考上师范以后,在这里我如鱼得水,读到了更多的文史类书籍,学校丰富的藏书终于圆了我梦寐以求的读书梦。
爱书,就去买书。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图书与紧俏商品一样,也是按计划发行,印刷数量少,需求量大。很多好书根本见不到,更是买不到。记得有一次想买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在市内的书店没有买到。我独自骑着自行车从羊山出发,先去南湾供销社(那时候供销社代卖图书),也没有买到。我又骑车到了十三里桥供销社,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买到了一本已经被别人看过的二手书。尽管书有点旧了,我的内心还是非常满足的,此时此刻,一路的颠簸,浃背的汗水也随风而去了。慢慢地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去外地学习或出差,别人首选的是逛商场,我首先要找的是书店,再买上几本心爱的图书带回来。为了能够方便自己买到需要的书籍,我就想方设法去接近认识书店内部的人,慢慢就有了转机,自己需要的书籍基本都能买到了。我手里的《辞海》各个分册、《辞海》缩印本、《现代汉语词典》(第一版)、《词源》《说文解字》《三言》《二拍》都是那个时期买到的。
爱书,就要给书安一个家。过去,凡是读过的书,基本都是打包码放在纸箱里,虫蛀老鼠咬,不便于保存。1980年央求父母请木匠东拼西凑为我打制了第一件属于我自己的家具,就是书柜。还没有来得及刷油漆,我就把所有的书都给请了进去。有了安稳舒适的家园,书很喜悦,我也很高兴。结婚时做家具,我又打制了第二个书柜。1997年单位集资建房,我专门设计了一个卧室作为书房,并定制了一面墙的书柜。如今,这些书柜已经全部被装满,新买的书只好散落在床头柜、写字台、电脑桌上。新来的客人也是客,也要有一个家,看来我又要给它们做书柜了。
几十年来,我读书、买书、藏书,看着书柜里一排排精装的平装的书籍,经常翻一翻,摸一摸,一种满足感、获得感油然而生。我的书籍渐渐多起来,但是,我从来舍不得卖书。我用过的书有的捐给需要的人,有的送给了晚辈,鼓励他们爱书、读书。引曙光于世,播佳种在田,让这些书继续传播知识,传递智慧。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