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程海涛)医疗保障工作牵涉千家万户,是一项社会关注度高、政策性强、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工程。为高质量推进民生实事落实,服务美好生活看信阳,市医保局细化任务、明确节点、治理难点,构建规范医保、暖心医保、廉洁医保,确保惠民政策落地生根。
——加快推进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市委、市政府把“扩大医院门诊费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列为2022年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市医疗保障局下发了《关于扩大医院门诊费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将年度总体指标任务细化为两项,分别为实现普通门诊和5种试点门诊慢特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每个县(区)全覆盖,全市开通定点医药机构总数超80家。同时,门诊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逐步扩大,目前全市已开通异地门诊定点医药机构114家、拟开通异地门诊慢特病42家。随着我市异地门诊直接结算业务的开通,让全市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医保惠民政策,彻底解决了来我市异地就医群体门诊医保报销“急难愁盼”问题,真正感受到异乡不愁医,看病不再难。
——实施职工医保门诊共济改革。为进一步健全互助共济、责任共担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更好解决职工医保参保人员门诊保障问题,切实减轻其医疗费用负担,市医保局结合信阳实际,制定了《信阳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实施细则》,实施全市职工医保门诊共济改革,从今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职工普通门诊可报销50%-65%,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为1500元-2000元。同时,健全统一规范的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强化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综合保障,市医保局还制定了《信阳市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实施办法》,将于今年5月1日起实施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待遇调整,原各县区脱贫攻坚期内自行出台的其他医疗保障扶贫措施并入医疗救助制度。
——大力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自2019年年底执行第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中选结果以来,市医保局通过落实国家、省级(省际联盟)集采中选结果、积极参加地区联盟集采,分类、分层、分批推进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持续扩大集采覆盖范围,先后落地25个批次药品医用耗材集采中选结果,涵盖306个药品、31类医用耗材,其中药品平均降幅55%,医用耗材平均降幅77%。目前全市已陆续开展并落实了5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共计218种药品,涉及糖尿病、高血压、消化道疾病、抗肿瘤、精神类等慢性病用药,采购平均价格降幅53%。国家五批次药品集采成果落地实施,预计将节约药费8.5亿元,达到了降药价、促改革、惠民生的目的。同时,高值医用耗材的集采聚焦心内科和骨科两个群众最为关注的领域。在国家组织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方面,我市中选产品降幅明显。其中髋关节平均价格从3.5万元下降至7000元,膝关节平均价格从3.2万元下降至5000元,平均降价82%。通过开展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制度改革,目前信阳已形成国家、省级、跨地区联盟等多种形式共同推进的集采工作格局,医药价格降价减费效果明显,患者、医保、医疗、医药“四方共赢”的效应逐步显现。
——逐步实现住院门诊费用线上线下一体化异地就医结算。市医保局在完善服务网络的基础上,推动线下经办服务和线上经办服务共同发展,以更加智慧便捷的网络为支撑,进一步扩大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逐步实现住院门诊费用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异地就医结算服务。今年我市将建立起市、县、乡(镇)、村4级医保服务网络,合理布局服务网点,大力推进服务入镇进村,医保公共服务将更加便捷、医保服务网将更加完善。自我市去年11月28日成功上线全省医保一体化信息平台,汇集了14个医保经办子系统,加强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实现了数据共享、资源整合。截至目前,已实现“异地就医备案”“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参保信息变更”等业务网上办理,进一步方便了参保职工和居民,实现高频医保业务的网络化。另外,参保职工和居民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宝、微信公众号“我的医保”或国家医保服务平台均可在线申请医保电子凭证。参保群众均可通过医保电子凭证直接结算,不需持实体社保卡,极大地提高了参保群众的便捷度和获得感。
——持续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按病种分值付费(DIP)是一种中国原创的支付方式。它是以大数据为基础,在汇集大量真实世界病例的基础上,按照“诊断+操作”的分组规则,对病例进行分组,并根据一定的结算规则进行医保付费。对于即将到来的DIP付费时代,市医保局年初出台了《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同时还出台了DIP医保经办规程、DIP支付结算办法、补充协议等文件。成立DIP推进工作专班,紧扣“实现四个全覆盖、建立完善四个工作机制、加强四项基础建设、做到四个到位”目标任务,分阶段、抓重点、阶梯式推进改革工作。目前全市整体数据分组结果情况入组率为97.32%,病种主目录数为3676种,其中核心病种2760种、综合病种916种。按照三年行动方案要求,目前已完成全市44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网络接口改造,病例结算清单数据上传,医院与医保中心对账工作。通过DIP支付方式改革,引导医疗机构优化医疗服务行为,让百姓在看病就医时体验到更加规范的服务,享受到更加合理的费用。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