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迎春
“3月份收到了两个奖杯:一个是‘三八’妇女节当天收到的2021年度‘全国最美家庭’奖杯,一个是3月16日前往郑州参加‘出彩河南人’2021年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并拿回了奖杯,十分开心!”昨日,记者采访“出彩河南人”2021年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张爱华时,她仍难掩激动之情。
张爱华家住新县郭家河乡湾店村潘湾组。她家后山有40多个大小山洞组成的红色革命遗址“红军洞”。从1964年起,应首长一句嘱托,58年来,张爱华夫妇默默用生命和岁月守护着这片红色战场,用赤诚与坚守诠释了一个共产党人的理想和信念,铸就了一座无私奉献、守诺践诺的道德丰碑。
今年81岁的张爱华精神矍铄,思路清晰。“现在年纪大了,精力大不如前,做的事情也没以前多了,获得这些荣誉,我内心充满惭愧,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张爱华说,“只要身体还允许,我会一直坚守下去,保护好革命文物,传承好红色基因。”
一句承诺,永不变
1941年,张爱华出生于郭家河乡,父亲是红军打旗兵,母亲是游击队员。
“新县是有名的‘将军县’,从这里走出10余位将军,3500多名先烈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从小耳闻目睹红军的故事,对革命先烈有着深入骨子里的敬仰。”张爱华说。
被称为大别山“红旗不倒”标志性人物的刘名榜,从参加革命到全国解放,一直战斗在大别山区长达20多年。他和张爱华是同乡,又是其父母的老领导。1964年春,刘名榜故地重游,面对老部下之女感慨万千:“这里有你父辈的足迹,是烈士们安息的地方,也是历史的见证,你要保护好!”
张爱华欣然答应,感觉报恩的机会来了——
“小时候,父母常年在外参加革命。1947年,7岁的我被国民党反动派抓住扔到河中,被人救起后一直高烧不退,直至昏厥。再次醒来时,我已在部队医院,眼前都是戴着‘五星帽’的人……”张爱华回忆道。
新中国成立后,张爱华被送到学校,8年学生生涯,党组织为她解决了诸多困难。1961年,她被安排到陡山河乡小宋湾村教书,随后又调回到湾店村王湾组,其间,她既当教师,又当村计生干部。1963年,张爱华与同为村干部的潘国章结了婚。
“是党救了我的命,是党教会我做人,是党给了我一切……”张爱华深情地说,“父亲临终前嘱托我一定要报答党的恩情。我知道,践行好首长的嘱托,就是最好的报恩机会!”
“守护好‘红军洞’是我对党组织的承诺,必须用一生去完成!”张爱华语气十分坚定。
一生守护,不言弃
诺言重于泰山。为了当初的一句承诺,张爱华将守护“红军洞”当作一生的事业。
“我当了28年的村支书,爱华也是村干部。除了忙村务,我们的心思都在守护‘红军洞’上。”潘国章告诉记者,“一开始是为了践行诺言,后来我们认为这是我们作为红军后代应尽的义务。”
一有时间,张爱华夫妇就会带着工具,相互搀扶着,往返几个小时,看看红军洞,擦擦纪念碑……一干就是58年。
20世纪70年代初,为了给革命遗迹“正名”,张爱华整天往县文物局和乡政府跑。终于,“红军洞”于1979年被列为新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县文物局为她颁发了一个“红本本”——义务文物保护员证。 2014年8月2日,“红军洞”纪念碑建立,张爱华激动得流下了泪水。
吴焕先的怀表、刘名榜的碗、何耀榜的酒壶……多年来,张爱华数不清向文物部门交献了多少文物,只知道她交献的文物中,有些陈列在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纪念馆,有些珍藏在河南省国防教育基地展馆。
张爱华向记者讲述了两个小故事——
20世纪90年代,曾经有一位村民想承包集体山林,山林范围包含“红军洞”。看到合同,张爱华拒不签字。承包人欲给“好处费”,张爱华立刻翻脸,对方知道拗不过她,只好知难而退。
还有一次,一名商人想开矿,将挖掘机、钻探机等都开到了山上。张爱华与潘国章轮流值班,每天都上山查看。商人想用炸药开山,正好被张爱华碰到,她不由分说立刻扑上去阻止。见张爱华软硬不吃不怕死,商人无奈只得放弃……
“除了制止破坏文物的行为,我们还经常清扫‘红军洞’,擦拭纪念碑。每隔一段时间我们都上山换一下国旗,主要想确保红军洞口的国旗一直高高飘扬。”张爱华说。
上山,成了一种牵挂、一种责任。“现在年纪越来越大,明显感觉上山时的吃力。考虑到我们的身体状况,县、乡领导叮嘱我们不要上山了,但这次清明节,我们老两口又偷偷上去了。”张爱华告诉记者。
“以前每年清明节,很多人前来扫墓,今年因为疫情,很少有人过来,我们就想着一定要上去看看,给烈士们送点野菊花、映山红。结果这次去,感觉比以前花费的时间长多了,也累多了,真是一岁年纪一岁人呀!”
“但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有义务守护好‘红军洞’!”张爱华满是褶皱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容。
正是这执着和坚定,作为光荣的义务文物保护员,从青春年少走到耄耋之年,张爱华夫妇在守护革命旧址的山道上走了6万余里,制止各种损坏革命文物旧址行为20多次。
一颗初心,传薪火
“‘保密洞’是红军开会的地方,‘休闲洞’是伤员们养伤的地方,‘小亮洞’是警卫站岗的地方,‘穿洞’的好地势适合打游击……”在家门口的红色文化长廊里,张爱华已忘记跟多少人介绍过“红军洞”。
如今,张爱华和潘国章的家成了革命教育基地,名曰“大别山干部学院体察民情教学点”。旁边的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是张爱华“授课”的地方。
近年来,全国各地党员干部群众纷纷慕名而来,听张爱华讲红色热土上的英雄传奇;一有时间,张爱华就到中小学校等地方给青少年等群体讲红色故事,弘扬大别山精神。
2020年5月29日,新县将红军后代和革命烈士家属组织起来,成立英雄山党支部,包括张爱华在内的12名党员主动承担起研究和弘扬大别山精神的重任。自党支部成立起,他们就奔走各地宣讲红色故事。
“那天,总书记与我们交谈了10分钟左右,他的每一句话我都熟记于心。这些话让我更加坚定了守护红军洞群的责任、传承好红色基因的使命。”回忆起2019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张爱华等红军后代、革命烈士家属代表时,张爱华仍激动不已。
“你看,这是我见到总书记当天连夜写的两篇日记,题目分别是《一生难忘的日子》和《幸福的时刻》。要不是因为疫情,我每天都要向前来参观的党员干部讲十几遍写这两篇日记的感想。”张爱华边翻日记本边笑着说。
“疫情期间,我很享受独自在家的时光,收集整理以前的讲课笔记,摘抄一下习近平总书记金句……每天过得都很充实。将来,疫情消散后,我就可以拿这些资料给大家讲述革命故事、交流学党史心得了!”张爱华充满期待地说。
“虽然今年81岁了,但我觉得自己还很年轻,讲‘四个故事’从来不觉得累。我一定会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采访最后,张爱华目光坚定、言语铿锵。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