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时秀敏)信阳因茶而美,因茶而名。在这个美好的4月,风过之处带茶香的信阳将迎来第30届茶文化节。作为庆祝信阳茶文化节举办30周年的献礼之作,由信阳市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员会编撰的《信阳茶事记忆》即将出版发行。
茶在信阳,始于东周,名于隋唐,兴于宋元,光于明清,盛于当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评价“淮南茶,以光州上”。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赞叹“淮南茶,信阳第一”。信阳毛尖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得金奖,从此让藏在幽谷无人晓的信阳茶蜚声海内外。1992年,信阳适应改革开放的大潮,以融贯古今的信阳毛尖为媒介,广交朋友,扩大开放,开始举办信阳茶叶节。
毛尖因信阳而名扬天下,信阳因毛尖而誉满金瓯。如今,信阳茶文化节已走过了30个春天。为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社会作用,真实客观地记录信阳茶的前世今生、信阳茶文化节的发展历程,市政协从2020年8月开始,通过广泛征集有关信阳茶的亲历、亲见、亲闻稿件,着力编撰出版《信阳茶事记忆》。
《信阳茶事记忆》以亲历、亲见、亲闻者的视角,多角度回忆信阳茶发展历程中的那些事儿,全面反映信阳茶业发展的曲折历程、茶人创业的艰辛不易、茶乡发生的沧桑巨变、茶文化节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为信阳茶产业发展贡献的政协力量。
《信阳茶事记忆》共收录了各类稿件90余篇。全书分为特稿、综述、茶节纪事、茶人故事、茶业往事、茶文茶史和附录等七个部分。
“《信阳茶事记忆》最大的亮点是在信阳茶史料的发掘上有诸多突破。比如,首次系统搜集整理茶诗29首,其中最早的为南宋知信阳军王之道所写;首次系统搜集整理相关茶典故28条;首次披露有关信阳各县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参赛商品名录文献;首次披露固始白狮子地战国古墓出土茶叶的发现和发掘记录,确认了具体时间和古墓编号,以及主持发掘者刘开国的回忆,切实起到人民政协文史资料‘匡史书之误、补档案之缺、辅史学之证’的作用。”市政协文化文史委主任、《信阳茶事记忆》主编韩勋来如数家珍。
据韩勋来介绍,《信阳茶事记忆》的出版得到了市领导和信阳茶史专家鼎力支持。市政协主席孙同占为本书作序。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宋效忠题写书名并提供《信阳茶赋》及相关论文。市政协副主席吴正先全程指导,市政协副主席刘勇为本书撰写回忆文章。市委党校副教授、《信阳茶史》作者张清改撰写信阳茶简史。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