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迎春
“有人说,家是停泊的港湾,不论走多远,夜幕降临时,亮着的那盏灯都是一个人永远的留恋;有人说,家是一瓶陈年佳酿,沉淀了岁月的酸甜苦辣,才会散发出彼此扶持相亲相爱的醉人芳香。于我来说,家是我前进的动力,奋进的源泉。”昨日,记者采访新县香山湖管理区武装部长李余时,他感慨道。
今年40岁的李余有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妻子邹义珍是新县自然资源局干部,夫妻恩爱、相敬如宾。儿子李小川是一名中学生,懂事可爱,品学兼优。
2015年8月,时任新县教体局干部的李余被选派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为了尽快熟悉环境,适应工作,他背上棉被,吃住在村,白天走村串户摸清情况,晚上伏案台前整理日志。他走遍了村里的9个村民组每一户家庭,并精心绘制了全村贫困户居住地标识图,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致贫原因,为119户贫困户建档立卡,分类梳理、科学研判致贫根源,制定脱贫方案,探索脱贫路径……
为帮助村里的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李余向县教体局领导汇报想法,得到了局领导的大力支持,投资80余万元改建了村小幼儿园,新建校舍243平方米,绿化校园800平方米,配备教学及生活用品,还为学生免费提供安全、营养、可口的午餐。
2017年5月,档卡规范化建设期间,“5+2”“白加黑”对李余来说更是工作常态。他在大别山干部学院培训学习期间,突然接到电话告知其体检报告中多项指标异常,建议其住院治疗。他陷入了恐慌,怎么办?短暂的思考后,他决定坚持到培训学习结束。县纪委检查组到村走访,领导心疼地说,“多好的小伙子,硬是没日没夜地工作累的。”群众的认可,领导的关心,他顿时感到温暖,觉得汗水没有白流,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所有成绩的获得,得益于妻子的支持理解。”李余若有所思地说。
邹义珍是一名国家干部,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作为儿媳,她恪尽孝道,对老人嘘寒问暖;作为母亲,她慈爱但不溺爱,在照顾好儿子生活的同时,还担负起教育儿子成才的重任;作为妻子,她是“贤内助”的最佳代言人,为了减轻丈夫的工作压力,她承担起家庭的大部分事务,把家中的事情管得井井有条,从不让丈夫因家事分心而影响工作……
自2008年1月组成家庭以来,李余夫妻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提高,在社会争做好公民,在单位争做好职工,在家里做好父母。他们家庭多次被县妇联、县教体局等评为“文明家庭”“文明职工”。
言传胜于身教。在好家风的引导下,他们的儿子李小川为人谦和、品学兼优、兴趣广泛。2019年,李小川担任学校足球队队长,带领队员在县长杯足球赛中成绩名列前茅;他还多次被学校评为“新时代好少年”“学习之星”“三好学生”等。
“我们始终将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的理念作为家训,使其成为我们固有的家风,成为夫妻之间的黏合剂、儿子成长的助推器、家人平安的保护伞,真正形成家道兴盛、和顺美满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采访最后,李余深情地说。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