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综合新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望山见水 留住乡愁


——平桥区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走读

□本报记者 张 勇

去年以来,平桥区坚持把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塑造“美好生活看信阳”品牌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深入治理“六乱”,全面开展“六清”,促进“四起来”取得显著成效。

全市第一次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推进会后,该区立即开会部署工作,并将此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和区长任指挥长的指挥部,组建了分管处级干部任组长的三个专班,构建了组织健全、运转有力的指挥体系。制定了方案及实施细则,多次召开专项推进会,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快推进整治工作。

为迅速掀起整治高潮,该区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广动员、全民齐参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大格局。突出宣传发动,坚持线上线下齐发力,形成强大宣传阵势。突出示范带动,在城区,以非公企业党组织、小区党员中心户、居民楼栋长为示范带动,以沿街商户和辖区居民为主体,广泛开展“门前三包”集中整治、清洁家园集中行动。在乡村,以党员干部为示范,并开展“爱心超市”和垃圾分类积分兑付、文明户评选等活动,带动群众广泛参与。同时,引导、鼓励外出成功人士为家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多做贡献。突出社会联动,探索建立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多元化投入格局。通过管理模式创新,探索“两个更好”书屋市场化运营;通过政府出地、企业出资,与园林绿化公司合作,对城市大街小巷的空地进行绿化美化;通过合理利用城市零散的闲置空间,改造建设一批停车场,解决停车难问题。

坚持花小钱办大事,抓重点、破难点,专项整治、统筹推进的工作思路,该区在城区持续推动城市生态修复和功能提升、道路交通秩序整治、老旧小区改造、绿化提升,让城市更通透、道路更通畅、民心更通顺。截至目前,已改造老旧小区52个,提升主次干道13条,新建口袋游园5处,整理“围而不建、建好不拆”土地2800余亩,拆除违法设施5.7万平方米,清理乱种乱建73万多平方米。在乡村,因地制宜推进治水治污治垃圾和改厕改厨改房屋等工作,通过试点先行、示范带动,由点到线、以线串面,实现了面上干净、线上标准、点上示范。截至目前,共整治乱堆乱放2.2万处、乱搭乱建4200多处,塘沟2000多处,打造了陆庙、潘寨、何岗、王寨等一批新的美丽乡村示范村。

持续整治和常态化管护相结合,是打造美好人居生活的根本。该区完善机制,常态长效,在城区以网格化工作机制为统领,坚持大街小巷、主次干道分类管理,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体系。在农村,采取市场化方式治理农村垃圾,推行“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区处理”模式,实现了常态长效。同时,建立廊道绿化管护机制,做到了权有所属、林有人管、责有人担。完善分包推进机制,由处级干部和区直单位分包乡镇(街道),各乡镇(街道)干部下沉村和社区,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强化考评奖惩机制,成立联合督导组,不间断督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结合实际制定考评奖惩激励办法,坚持半月考核评比一次,对前三名通报表扬,作为年终目标考核重要依据,后两名作表态发言。通过奖优罚劣,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推动整治工作常态长效。

目前,该区着力打造望山见水、留住乡愁的豫南特色村落。“画家画出的小山村(郝堂村)”“被干净唤醒的村庄(新集村)”南北呼应,豫南特色宜居乡村遍地开花。全区成功创建“生态乡镇”5个、省级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9个、“四美乡村” 33个、“五美庭院”5070个。2021年接待游客290万人,实现乡村旅游产值9360万元。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