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生新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晏江:孝老爱亲传家风


□本报记者 马迎春

在市审计局,有这么一位善良、敦厚、孝老爱亲的党员,他叫晏江,今年60岁,现任市审计局四级调研员。

多年来,晏江恪尽职守、辛勤工作,为市审计局获得国家级文明单位、全国审计机关先进集体、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审计机关“五面旗帜”等荣誉作出了积极贡献。

他任局机关党委副书记12年,局机关党委连续12年被市委、市直工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他本人也荣获“全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第三届信阳好人”等称号;其家庭分别于2019年、2020年荣获河南省“最美家庭”、信阳市“文明家庭”称号。

在努力工作的同时,晏江用实际行动守护着父母、妻儿,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感人的亲情故事。

“老人把儿女养大不容易,儿女为了老人的健康和幸福,应该付出最大的努力和代价。”晏江如此理解“孝”的含义。

十几年前,晏江的岳父和父亲先后因患癌而卧床不起,给刚刚从部队转业到地方的他增添了巨大的压力。为了给老人治病,他多方求医,带着老人异地诊疗。为了给老人增加营养,他每天精心烹制符合老人口味的食物;为了陪伴老人,他放弃了战友和朋友的小聚、个人喜好等;为防止老人生褥疮,他每天都为老人擦洗身体……

岳父和父亲先后去世后,晏江又照顾岳母和母亲两位86岁、87岁高龄的老人。为了不让老母亲感到孤独,悉心照顾她们,无论白天工作再忙,晏江都坚持每天的守护:炖老人喜欢的汤、烧老人爱吃的菜,买老人喜爱的水果……

不仅对老人十分孝顺,晏江和妻子伉俪情深、相敬如宾,相互支持,是众人羡慕的模范夫妇。

2014年,晏江的爱人因病在郑州住院,需要动手术。此时她最需要的就是丈夫的关爱,但是,晏江却在组织局机关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头是妻子,一头是工作,孰重孰轻,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他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他安抚好妻子,全力投入工作,直到妻子住院的第10天,他才匆匆赶到郑州医院,为妻子的手术签字……

2018年,爱人不慎左腿踝骨粉碎性骨折,几个月不能行走。晏江就肩负起同时照顾岳母、母亲以及妻子的重任。从卧室到卫生间,从楼下到楼上,从一日三餐、洗澡穿衣,到后期身体康复锻炼,他就这样背着妻子,一次又一次……

晏江的善良源自良好的家风。他的父亲曾经参加过中印自卫反击战,从军30载,多次立功受奖,并作为英模代表,曾经5次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功臣。

“父亲的事迹时刻教育着我和儿子,他教会了我们做人要正直,做事要认真。”晏江告诉记者。

晏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不仅是一名合格的审计工作者,同时作为儿子,他尽心尽力;作为一个丈夫,他任劳任怨;作为一个父亲,他尽职尽责……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