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继章
学期之末,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接到紧急通知放假,虽然我们做好了各项工作,但仍觉得这学期结束得太突然,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对照往常学期结束时最后一周的工作,看看是不是有遗漏。现在,学生们已回家,线上教学正常开展,一切步入正轨,或许是对朝夕相处的师生突然离校的不适,或许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不舍,我依然有很多话想对我们的学子、家长和老师说。
对学生,我想说:良好习惯成就人生,优秀品质终身财富
本学期寒假来得太快,正值紧锣密鼓备考之际,突然接到放假通知,有点像拔河正使劲儿的当头却突然叫停,真担心有些学生不适应。
同学们,在上石桥高中办学理念中,“你们都是学校的宝”。这不是宠你们,也不是溺爱,而是时刻提醒,提醒老师、提醒同学们。作为农村孩子可能听过有句老话:“大人都把你当龙,你不能成为一条虫。”这里包含着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激励。“你们都是学校的宝”,也饱含着学校对大家的期望和激励。我们要求老师们把你们当“钻石”“明珠”,但“鸡蛋从内部打破才是生命”,你们是否时刻不忘自己是块宝,是否时刻不忘打磨自己,努力让自己发光?成人和成材主要还是靠你们自己。
自弃者扶不起,自立者击不倒。面对这次假期,你真的准备好了吗?临离校之际,全校统一开班会,观看在苦难中成长的韦仁龙视频。坚强少年韦仁龙,立志用学习改变命运。我相信那个捡烂菜叶的小小身影,以写作业来抵抗饥饿的画面,跪在父母坟前立志和拿到成绩后兴奋的镜头,都会深深地印在大家的脑海里。现在虽然遇到疫情,国家为我们提供了安全保障;居家防疫,父母为我们提供舒适的环境;线上教学,老师一根网线牵系千家万户,千里传音只为大家成长。我们很多同学坐在空调间里,躺在温暖的被窝、喝着牛奶、吃着面包……与韦仁龙相比,大家何尝不是一个“宝”呢?
韦仁龙就像一棵草,在苦难中挣扎发芽,努力开出灿烂的花。苦难最终没有压弯这棵小草的脊梁。而拥有舒适环境的我们,更应牢记自己求学的初心。
对于线上学习,我希望大家要明白,我们只是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把教室搬进书房,把黑板变成屏幕。人虽然在家,要心系学校,不要忘了教室外张贴着你的理想目标,不要忘了还有很多知识你没有学到。有一首诗激励人勤学: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车胤囊萤学,孙康映雪读,诸人家虽贫,有志自勤苦,终一酬壮志,功名传千古。我最看重的是“自勤苦”3个字,因为我们是农村高中,大家都是农村孩子,“勤苦”是农民传家宝。虽然现在条件变好了,但我们依然要记着自己身上流淌着农民的血液。“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要利用现有的条件勤心苦读,不然,就荒废了祖辈父辈勤苦挣得的家业。大到对梦想的坚持,小到温暖的被窝、诱人的游戏……哪一个不需要大家咬紧牙关,狠下心来。我希望大家能真正理解线上学习的屏幕背后,是家长和老师的辛勤付出和良苦用心;希望大家能磨砺自己,练就本领,让自己的人生因拥有价值而熠熠生辉。
在这个假期内,我希望大家在做好线上学习的同时,要尽可能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有人贪图安逸、不劳而获,就有人牺牲奉献、默默付出。你之所以觉得岁月静好,因为有人在默默地替你负重前行。家务应是全家人的义务,已经上高中的你应承担相应的家务,不能做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巨婴”。有这么一些同学,可能觉得自己现在的学识已经超过小学或初中毕业的父母,就有点自以为是,在家中高高在上,不仅不干家务,还总以呵斥生硬的语气和父母讲话。岂不是拿着知识的武器,却把矛头指向了父母?所以,我希望同学们居家期间要成为父母的帮手而不是对手,能将“小手拉大手”真正做到位,以你的所学让全家人受益。
请大家务必抓住这个假期来进行磨砺,勤苦为本,用自律来成就自己。养成良好习惯成就璀璨人生,锤炼优秀品质成为终身财富。
对家长,我想说:特别的假期特别的爱
每次家长会上,我都会对家长讲6个字:陪伴、示范、指导。因为我们大多数农村学生家长常年在外务工。许多家长因为要养家糊口,每年都是年终才从外地返回,过完年又匆匆外出务工。与孩子相处的时间相对较少,很难听到作为校长的我想跟您要说的话。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反映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
作为校长,我深深地知道一个优秀的孩子身后,一定有一位优秀的家长。孩子一生有许多老师,但家长是他的第一位老师,孩子人生的底色是家长打的。农村有句老话:“3岁看到大,7岁看到老。”这说明3岁至7岁,在孩子的一生中至关重要;3岁至7岁,正是孩子一生中跟父母在一起最多的时候。这段时间内孩子的精神滋养,全在父母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所以父母在这段时间内的陪伴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可以说,这个时间段是孩子人生的“黄金期”,也是家长最应该馈赠给孩子一生中最特别、最应该、最不可少的人生财富。但是,我们很多农村孩子的家长却无法做到,为了家庭生计、为了供孩子上学,他们万般无奈地背井离乡,与孩子两地相隔,常常是眼泪巴巴、心疼不舍、有苦难言,还得外出,把对儿女的疼爱压在心底,把各种心酸咽在肚里。
然而,有些孩子却不理解。我曾经和一个学生交谈时,这个孩子很直接地说:“我的父母不爱我。”他说,在自己的记忆中,父母每年只回来过年,过完年就走了,根本就不想在家多待,多陪陪他。听起来,孩子说的是实情,更是真心话。其实,可能正是因为父母陪伴的缺失,让孩子不能理解父母的辛酸苦涩。但是,这也从反映出我们的孩子是多么期盼父母的陪伴。我们农村很多孩子就是这样,一边上学一边思念父母,父母陪伴的缺失伴随着他们一路成长。
我经常在思考,有多少父母一生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因为孩子教育不到位,惹事、犯事后,所有的努力都“打水漂”,甚至倾家荡产。这是多么地得不偿失啊!挣再多钱又有何用?很多做父母的人都说:“我们一辈子辛辛苦苦,不就是为了孩子吗?”但父母爱子女,就要为他们的长远考虑。林则徐曾说过:“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财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大家可以看到,那些优秀成才的孩子,不仅自己一生不让父母犯愁担心,而且还能孝顺父母,贡献社会,于家光耀门楣,为国奉献争光。所以,我真诚地建议家长们,一定要抽出时间来陪伴自己的孩子,尤其在孩子人生的“黄金期”,一定要算好这笔账。
现在有很多家长可能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等到孩子上高中时就加入“陪读大军”中。“陪读现象”也是我们现在教育的特殊现象,高中阶段尤为普遍。我想除了带有家长渴望孩子考大学的功利心之外,还可能是一些家长想对之前没能陪伴孩子成长而进行的补偿。但是,错过了“黄金期”,很多陪读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一些家长突然发现,自己的孩子好像突然变得连自己都不认识了,和以前不一样了,不交流、叛逆,蛮横不讲理,甚至与家长怒目成仇。这其中原因当然有很多,但我想每一个不合情理的背后,都有可以追根溯源找到问题的源头。所以我要说,优秀的孩子背后需要家长们耐心、用心的陪伴。疫情让今年这个假期像2020年一样,成为一个特殊的寒假。当然,大家也要看到,这是一个难得的假期。我希望家长和孩子在一起时,要和他们多交流,真心做好陪伴。父母有多用心,孩子就会有多出色。
优秀孩子的背后一定有好的教育方法。农村经济条件不好,却可以变成对教育孩子的独特优势。我们这一代人小的时候,很多家里大人活多、孩子多,都是大的照顾小的,自己的衣服自己洗,挑水做饭样样都做。想来当初何尝不是苦难,但对人生何尝不是一笔难得的财富呢?现在很多孩子不会洗衣服、不会做饭,没有独立能力,不懂感恩,甚至上大学了还要陪读,工作了还啃老,什么时候能让父母省心、放心?我们很多家长平日里把辛酸埋在心底,把光鲜展示给孩子;平时粗茶淡饭,孩子放假时大鱼大肉,生怕孩子受一点委屈、吃一点苦,致使很多孩子一直生活在美好的象牙塔中。现在居家防疫,我们家长要给孩子讲讲您在外辛苦不易的故事,要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我曾经跟学生们多次讲过,北上广那些大城市的高楼大厦、五星级酒店,可能是你们父母建造的,但他们舍不得去住一夜、吃一顿。也许他们身上装有上万元,但他们会找便宜的地方将就一下,因为他们想攒钱养家,供你们上学,乃至攒钱为你们将来结婚买房。那些大城市里的泥水匠、水电工、端盘子的服务员……干着辛苦活的,可能就是我们的父母。我讲这些的用意,就是想让我们的孩子在校园里知道珍惜,懂得风吹不到、雨淋不着的分分秒秒可贵,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用刻苦学习、努力拼搏来报答父母。
因此,我要对家长们说,您要通过自己的言行教育您的孩子,让这个假期在他的一生中留下永久而深刻的记忆。
对老师,我想说:牢记“六个不忘”,不断提升自己
每次假期最后一次例会,我会跟全体老师讲“四个不忘”,即不忘亲情、不忘休闲、不忘读书、不忘安全。今年由于疫情防控形势复杂,又多了“两个不忘”:不忘疫情防控、不忘线上教学。
不忘亲情,网络上曾广为流传一句话:“父母在,尚有来处;父母不在,只有归途。”作为高中老师的我们,平时大多忙于教学,每天备课上课,几乎没有周末,还有很多外地的教师,一年只有寒暑假才能回去。因此,我经常跟老师们讲工作再忙,能抽出时间一定要常回家看看,利用假期跟亲朋好友聚一聚。好在现在视频通话方便,化解了距离造成的陌生感,所以亲友之间一定要多打电话常联系。不忘休闲,休闲是假期的代名词。但因心中牵挂学生,以前我们许多老师都是利用假期进行家访,或是假期充电学习。作为校长,我还是提醒各位老师假期要休息好,这是我们的职责,就像履行我们的工作职责一样,因为休整是为了更好地工作。不忘读书,因为“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必须要有一桶水”。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也在变化,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要给学生源源不断的知识输送,教师必须要有不竭之源。那这个不竭之源就是多读书,每一个假期老师们都要反复读我送给大家的书籍,从《致加西亚的一封信》到《第56号教室》,从《解读幸福的密码》到《怎样做好班主任》《问题学生答疑》等,大家要常读常新,多悟多思。不忘安全,是我们常讲的话题,假期里的饮食、交通、防溺水……虽然我在学期结束的例会上已反复强调,这里我依然不厌其烦。因为安全是最大的事,一次事故都不能出。现在是疫情防控期,我们要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做,不聚集,不外出,戴口罩,勤洗手。同时,要时刻要求我们在家学习的学生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办,当好疫情防控宣传员。线上教学是此次寒假的特殊任务。这学期我们还有一个周的课没有进行,期末考试没有考等于没有结尾,我们要把这些工作进行完,上好线上教学课。过去我们面对面授课,现在线上教学,怎样才能达到课堂上的效果?我们要让家长当我们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有的同学爱玩手机,自控能力差,而线上教学又是通过手机来完成,又离不开手机。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要想办法来解决。一个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一个好的习惯形成会在一个月内前功尽弃。我们每位班主任及任课教师都要和家长形成合力,做好学生的助手,确保学生能延续在校形成的良好习惯。
最后,我想对大家说:学校是家园,学生是个宝,老师是“主人”,家长是“亲戚”。希望我们家校之间常交流,让家校共育真正落到实处,携手共同呵护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编后
丁继章,全国优秀中学校长、河南省名校长、中学正高级教师、河南省特级教师、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河南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管理人才,现任商城县上石桥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从教30余年来,丁继章一直坚守在农村教育工作岗位上,恪守教育理想,将自己对教育的热爱融入整个工作生涯之中。他一直坚持养成教育,执着追求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健康成长,努力践行“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办学理念。2020年,疫情严格防控期间,他以“校长之声”的形式,一个月中一天未间断地连续发文31篇,包括学习、生活和习惯养成等方面,与家长们交流思想;2021年4月,在全国优秀中学校长教育思想研讨会上,他以“让每个农村孩子都能看到光明”为题进行了教育思想研讨分享。
近年来,在丁继章的带领下,上石桥高中迎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喜人局面,连续21年高考本科进线人数位居全市农村高中第一。丁继章善于研究,勤于总结,逐步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办学思想和教育风格,先后主持完成了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小学养成教育实践与研究》,出版了《追逐梦想》《梦海扬帆》《校长心语》等5部教育专著。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