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 海)抓营商环境就是抓发展,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吸引力。记者昨日从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获悉,围绕市第六次党代会对“全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的专门部署和市政府第五次全会提出“确保2021年全市整体营商环境评价进入全省前12位,2022年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的奋斗目标,近期我市各级各部门全身心投入、下硬茬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在完善工作机制、抓好整改提升、强化督导问责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围绕完善工作机制,我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四大班子相关领导和法、检两院主要负责同志任副组长、所有涉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信阳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一办四组”,即综合协调办、考核激励组、执纪监督组、法治化环境组、宣传报道组,全面加强对我市营商环境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2021年度省营商环境评价责任分工清单》,明确了评价体系中21个一级指标和包容普惠创新6个二级指标的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确保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制定《信阳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奖惩办法》,明确了月考核、季排名奖惩对象,对涉及营商环境评价的市直单位、驻信垂直单位,县区(管理区、开发区)分别进行月考核、季排名,强化奖惩措施。
围绕抓好整改提升,对2020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反馈问题,制定了“1+21”整改方案,即总指标整改方案和21个一级指标整改方案,细化形成三级指标问题台账,逐条明确整改目标、整改措施、完成时限;发挥外智外脑作用,聘请北京无量科技股份公司团队进驻我市开展营商环境评价专业辅导,并先后到各牵头单位召开座谈会,开展大厅暗访,分析营商环境各指标现状和存在问题,给出整改建议。
围绕强化督导问责,市人大对指标排名靠后的牵头单位依法进行了质询,各县区人大也陆续开展了人大质询,做到了实事求是、不遮不掩、不留情面;将整改工作纳入“13710”工作机制,对未按照时限完成任务的单位通报批评,并责令相关单位限时整改。
下一步,我市将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放在全局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力推进,坚持问题导向,从各领域最突出的短板弱项抓起,从企业和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全力打通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难点、痛点、堵点,促进全市营商环境工作实现较大提升。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