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做好“产城村”三篇文章 开启现代化平桥建设新征程


——访平桥区委书记李灵敏

□本报记者 张 勇

“平桥区将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紧密结合实际工作,奋力书写加快老区振兴、加速绿色崛起和实现‘两个更好’的平桥答卷。”昨日,平桥区委书记李灵敏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近年来,平桥区按照做好“产城村”三篇文章的工作思路,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质量,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下一步,平桥区将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做好‘产城村’三篇文章,全面开启现代化平桥建设新征程。”李灵敏说。

李灵敏表示,做好“产”的文章,就是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要树牢大抓项目的鲜明导向,以“三个一批”为重要抓手,在产业升级、城市建设、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补短板”领域和5G网络、大数据、绿色生态循环等新基建领域,谋划储备一批项目。今年以来,共签约项目27个、总投资36.3亿元,开工项目35个、总投资132.3亿元,投产市重点亿元以上项目5个、总投资36.1亿元。要深化“信商回归”工程,不断提升招商引资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同时,坚持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狠抓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壮大和未来产业布局。南园以舜宇、鼎润、豪特曼为龙头,围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装备,实施“5G+工业互联网”工程,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技术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延伸电子信息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力争两年内产值达到200亿元;北园以信钢公司为龙头,以中联交通、联强实业等企业为重点,持续深化“三大”改造,不断完善产业链图谱,促进钢铁产业上下游、左右链加快集聚,力争两年内建成产值500亿元的新基建材料生产基地。并以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为关键一招,用好“13710”工作制度,深化“领导干部领衔+工作专班支撑+首席服务官服务”工作机制,让最优营商环境成为平桥产业升级的关键变量。

“推进中心城市‘起高峰’,就要做好‘城’的文章,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李灵敏说,平桥区将抢抓信阳市建设豫南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和鄂豫皖省际区域中心城市机遇,坚持“三生同塑”优化空间布局,引导城镇空间规划与人口流动、开发强度、发展潜力相适应,倒逼城市节约集约发展。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抓手,超前布局城市生命线,全面提高防御灾害和抵御风险能力,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城市有机更新,今年有序推进36个老旧小区5000多户改造工程。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以建设充满活力、富有魅力、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为目标,坚持一流建管标准,启动浉河三期产业新城起步区开发,推进中山铺文旅小镇建设,挖掘和重现平桥豫风楚韵的历史文化内涵,全方位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努力建设公园城市、智慧城市、绿色低碳城市。

李灵敏表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就要做好“村”的文章。前瞻30年、着眼近3年,妥善处理“上与下、内与外、远与近”的关系,因地制宜完善乡村振兴规划、旅游规划、乡村建设规划、农业产业规划,形成统一衔接、功能互补、相互协调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力争在五年内新建40个美丽乡村示范点,市级以上美丽乡村达到35%。截至目前,共实施“三农”重点项目21个,年度计划投资3.2亿元,已完成投资2.85亿元。实施全域旅游提速工程,优化提升4条精品旅游线路,做足“红绿古土”文章,促进文旅融合发展,争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统筹推进“三红工程”“三个培养”和“人才回归工程”,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全面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拓展“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探索“一村一警一连”新机制,擦亮“泥土情·五老调解工作室”品牌,推进“四治”融合基层治理体系加快形成。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修村志、聘乡贤、革陋习、办赛事,倡导孝老爱亲、节俭礼庆、绿色殡葬等社会新风尚,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