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琦
锄 头
锄头是伯父的枪。
田间地头是他的战场。烈日当空,他冲锋陷阵,挥汗如雨。
一片片野草倒下,一行行庄稼站起。整齐列队,等他检阅。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木犁、耙、冲担、镰刀,特别是锄头,是伯父向土地讨要生活的好帮手。
人勤地不懒。勤劳是发家之本。伯父对土地的虔诚,就像跪拜耶稣神像的信徒。伯父像侍候月子里的孩子一样侍奉着庄稼。
天刚蒙蒙亮,人叫醒锄头,锄头叫醒土地,土地叫醒庄稼。一垄垄玉米,一畴畴豆荚,一墒墒麦苗,在伯父的一日三省里日益波澜壮阔。从青到绿,从稀到稠,庄稼的睡梦被锄头叫醒。翻一身,打个呵欠,见风了长。
锄头豁口了,土地上开花了,谷粒满仓了,伯父笑了。
实干,铸就中华五千年农耕文化。
扁 担
负重是你一生的命运。
肩担手扛的年月。你佝偻着身子,向命运发出不屈的呐喊。
父亲的腰是弯的。弯得像扁担。
他身上有一座大山。多子多孙并未带来多福气,八九个孩子个个伸长脖子像要食吃的家雀。每一口都是他的艰难,每一句“父亲”都是他的负担。
终日劳碌,不得喘息。他用扁担挑起坚强与隐忍。
扁担是一根硬骨头。这骨头,父亲身上也有。
他一头挑太阳,一头挑月亮。一个人,活成千军万马。
扁担似的父亲,也是中国一道脊梁。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