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迎春
“作为一名驻村工作队工作人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是我应尽的责任和使命。”昨日,记者采访2021年上半年“河南好人榜”上榜人物、2020年度信阳好人、固始县人社局办公室副主任石家友时,他笑着说。
今年39岁的石家友有着180厘米的个子,黝黑的皮肤、憨厚的面容,令记者印象深刻。
石家友于2015年5月至2019年10月担任固始县南大桥乡陈营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又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4月担任南大桥乡郑堂村驻村第一书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诚恳做人,踏实做事,在脱贫攻坚进程中展现出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深受领导、同事和群众的好评与认可。
“陈营村是我县唯一一个深度贫困村。2015年我们驻村工作队刚去的时候,村部杂草丛生,村里基础设施落后,村民致富无门。那一刻,我就在心里默念:既然来了,不改变陈营村落后的面貌我决不回去!”石家友告诉记者。
提及村里的变化,石家友如数家珍:“现在村里家家户户有自来水,曾经泥泞的土路变成了崭新的水泥路和柏油路;村里配置了151盏太阳能路灯,全村5.5公里主干道全部实现亮化;村部2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配备了科普大屏和音响设备,晚上跳广场舞和看节目的群众成群结队……光伏发电基地、三高养殖小区壮大了集体经济收入。”
石家友的同事孙中贵告诉记者:“2016年至2019年是固始县脱贫摘帽如火如荼的攻坚期,石家友像其他许多驻村工作队员一样,每周在村里坚守六天五夜,有时甚至七天七夜,他们白天走村入户,晚上整理资料,熬夜到12点是常有的事。由于大部分时间都在村里,照顾家里的重任完全落在妻子和年迈的父母身上。他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提到家人,石家友不禁眼圈微红,他声音低沉地说:“驻村这几年,我的哥哥、母亲、奶奶三位亲人先后离我而去。我陪他们的时间太少,就在他们去世当天我也还在村里忙碌。每每想起,我都觉得很对不起他们。”
令石家友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件事儿——
2018年年初,大雪纷飞,道路被大雪覆盖,他担心村里的贫困户、五保户没有棉衣棉被,就请示局党组发动全局干部职工捐衣捐物。在大雪封路的情况下,他冒雪徒步20多公里到村里把棉衣棉被送到困难户家中。而此时妻子也在上班,家中两个孩子无人照看,他的老父亲担心两个孙子,也是徒步从老家到县城(17公里),从早上一直走到晚上九点多。
后来听到妻子打来电话说起父亲徒步到县城的事情后,石家友流出了泪水,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对驻村工作队的同伴说:“为了扶贫,我们对家人照顾得太少了。但是家人们都这么支持我们的工作,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将来村民脱贫致富了,也是对家人们最好的回报。”
2018年以来,石家友所驻的村多次代表固始县脱贫工作迎接考核,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每一次检查验收的结果都是群众满意度100%,反馈问题为0,为省、市、县、乡、村争得了荣誉,为全县的脱贫攻坚贡献了力量。
石家友先后获得乡级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感动固始2019年度人物”“信阳好人”“河南好人榜”上榜人物等荣誉。
2018年,陈营村被乡党委评为综合工作一类村,陈营村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党支部。2019年,省脱贫摘帽第三方评估结束之后,陈营村驻村工作队被县委、县政府通报表彰。
2019年10月,县驻村工作轮岗之际,陈营村被划入县医保局重点帮扶,他被组织召回局里工作。同年11月,他再一次主动请缨出战,到南大桥乡软弱涣散村郑堂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为何还主动请缨去基层?面对记者的提问,石家友露出憨厚的笑容:“我要到需要我的地方去,去最艰苦的地方为群众办点事,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