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追寻初心 信阳印记”系列报道:

一座红军桥 79载风雨见初心


□本报记者 韩 蕾

盛夏时节,每到晚上,家住平桥区震雷山街道辛店社区的徐其宣和附近很多人一样,喜欢坐在社区内100多米长的石桥上乘凉。大家吹着晚风,聊聊石桥的历史,想象着当年热火朝天的建桥场景。

“这座石桥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红军桥。从记事起,我就知道这座桥的建设给当时的辛店和周边群众带来了极大便利。”今年70岁的徐其宣是土生土长的辛店人,与红军桥有关的事情,打小便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底。“那时候辛店一带水资源匮乏,群众用水困难,庄稼没有水灌溉,只能望天收。是红军的到来,改变了用水难的情况。”

昨日,辛店社区党支部副书记胡休功向记者介绍,信(阳)罗(山)边根据地南靠大别山,西接桐柏山,紧临平汉铁路,位置险要,抗战时期是新四军第五师的主要活动区域。这里群众基础较好,中共党组织在这里建立了信罗边行政区域,但由于受到战争的破坏,水利设施长久失修,经常水旱灾害不断,当地群众生活非常艰难。

1941年,信罗边区部队指战员为帮助当地百姓解决灌溉难题,同时也为打破敌人的武装包围和经济封锁,决定在这一带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1941年冬天,战士们和当地乡亲迅速行动起来,冒着严寒,从临近的石山上挖沟运石,又组织当地工匠凿石开槽,架设桥基。工地上劳动号子震天动地,凿石头的叮当声一直不断,寒来暑往,日夜奋战,1942年年底,一座水陆两用的“渡槽桥”终于建成了。

“渡槽桥”现存长107米、宽0.85米、高2.6米,共有41个桥墩,均由条石砌成,相邻桥墩平均间距2米。桥墩上覆石槽,石槽环环相扣,衔接紧密。平时可以方便群众来往行走,雨季时可引山水入台湖以便用于农业灌溉。“渡槽桥”建成的第二年,信罗边区政府就新开垦出1000多亩稻田。望着沉甸甸的稻穗,忙着秋收的群众高兴得合不拢嘴。

“当时没有交通工具,这桥上的石头都是用牛车、驴车从临近的山上运来的。尽管条件艰苦,但是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努力克服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建成了这座桥。桥建好后,有人把这座桥叫作‘红军桥’,并且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认可。就这样,‘红军桥’这个名字就一直流传下来,并沿用到了现在。”胡休功看着眼前的桥深情地说,“红军桥是一座军民鱼水情深的连心桥,不仅解决了当地群众用水难的问题,造福了百姓,更体现着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当时不仅建设了红军桥,还挖了引水渠和一个湖。如今,周边群众依然从湖中取水灌溉。”从红军桥向北走,泛着波光的湖面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胡休功告诉记者,这个湖名叫台湖,当年红军桥向北延伸的引水渠就把水排到这个湖里,而台湖至今还保留灌溉的作用,“下一步,我们准备围绕着台湖进行美丽乡村建设,让它继续见证我们辛店的新发展。”

如今,79年过去了,尽管“红军桥”引水灌溉的作用已经结束,但它的存在有着历史意义,“初心”二字始终闪耀在桥的故事里。这座烽火中架起来的“红军桥”,挺过风雨,佐证着辛店的历史变迁,也将继续见证辛店更美丽的明天。

红色名片

红军桥

红军桥位于平桥区震雷山街道辛店社区,1942年,由当地抗日军民合力建成。2000年9月,红军桥被省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成为平桥区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军桥的建成使用,不但为当时的边区经济建设和突破敌人的封锁作出了贡献,也架起了党和人民血肉相连的“连心桥”,更是我党紧密联系群众、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见证。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