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少阳 魏丽艳
近年来,浉河区五里墩街道民族社区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致力于为辖区人民群众办实事,对接群众需求、协调各方资源、引导居民自治,初步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格局,提升了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先后获得全省文明社区、全省十星人民调解委员会、省级优秀志愿服务社区、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民族社区地处浉河区八一路,面积1.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3500人,属老龄化社区,残疾人多、空巢老人多、困难户多。
织牢“一张网”,精细服务解民忧
近年来,社区深入推行网格化管理,将社区划分为4个网格,社区4名工作人员担任网格长,坚持日巡格和周例会制度,每天深入责任网格巡查不少于2小时,做到重点路段必查、重点人群必访、重点工作必看,变过去“坐在家里等问题”为现在“主动下去找问题”,确保各项民生问题和矛盾隐患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解决,着力打通治理服务的“最后一米”。累计巡格发现问题8000多件,办结率98%,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社区坚持“小区治理一片红”理念,指导居民小区建立功能型党支部,成立楼栋党小组,把党组织的根扎进网格、驻进楼栋,让党员成为小区“红色管家”。建设“红色港湾”,为功能型党支部开展活动、协商议事提供必要阵地。社区实行物业服务企业和社区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建立双向需求清单和互联互动机制,着力打造“红色物业”,破解小区治理难题20多件。社区指导金桂园小区物业公司重新规划车位,油漆楼道单元门,为居民群众提供便利服务,小区物业费收缴率大大提升。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辖区116名市直、区直单位“双报到”党员积极参与卡点值守、楼院消杀等,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携手筑牢铜墙铁壁。
下活“一盘棋”,多元服务暖民心
社区党支部每月召开党建会议,同驻区行政、企事业单位一道,共享党建资源、共商服务实事、共解民生难题。
坚持共驻共建制度,社区每年同党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签订共建协议,确定共建事项。在此基础上,推进实施10个党建服务项目,有针对性地解决辖区群众实际困难和多元化服务需求。其中,在市海事局、市民政管理所以及有关商业企业的支持下,联手打造“暖情佳节”“暖情生日”“暖情早餐”等暖情特色服务项目,每年端午、中秋、重阳三大节日,西关风情酒店热情赞助,诚邀空巢老人吃顿团圆饭;空巢老人过生日时,共建单位为老人送上蛋糕、圆梦小心愿;每年为20个低保家庭发放一年的免费早餐券,赢得了群众交口称赞。
充分发挥“双报到”党员特长,社区开展认岗领责活动,积极服务群众。市统计局的党员志愿者常年到社区结对帮扶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区交通医院每周四都派医务专家到社区坐诊,为居民免费提供医疗、保健、康复服务;区综治办下沉人员龙玉海定期对辖区各个小区进行治安走访巡逻,提高居民的安全感;热心市民胡德梅得到社区帮助后主动回馈社会,发挥自身特长,设立“衣衣不舍”缝补室,帮助居民免费缝补衣物……整合资源,用好资源,目前社区工作由“独角戏”向“大合唱”转变,社区服务由“单一型”向“多元化”转变,得到广大居民一致点赞。
聚合“一条心”,自治服务汇民力
以社区党支部为主导,楼组居民为主体,深入开展星级楼组创建活动。
社区党支部制定楼组创建评分细则,在每个小区楼栋评选楼栋长,作为楼组创建活动的牵头人,充分发挥居民的自主性和原创性,按照“方案大家定、职责大家分、活动大家办、环境大家享”的原则,让每家每户都动起来、积极参与进来。设立楼组创建活动基金,实行动态评选,按照获得星级的高低,给予每个楼栋奖励相应的创建经费,并在楼栋口悬挂星级标识牌,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不断增强他们的获得感、荣誉感。辖区金桂园小区是一个老旧小区,原来小区院内环境脏乱差,楼栋内杂物堆积,居民怨声载道。
开展星级楼栋创建活动以来,在楼栋长的带领下,居民自己动手清理门前和院内责任区卫生,群策群力美化楼道环境,并在楼栋口设立“爱心旧物角”,分享孩子用过的玩具、衣物和书籍。社区党支部牵头成立业主委员会,充分汇聚民智、民力,对小区外部大环境进行了改造,金桂园小区面貌焕然一新,楼栋充满和谐温馨的浓厚氛围。同时,社区党支部在每个小区都建立了微信群,每个小区楼栋口设立意见箱,实时搜集掌握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发动居民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积极推动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打牢社区治理的群众根基。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