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百花园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厚重的文化,红色的土地


蒲田广隶

2020年10月22日应邀赴河南参加全国作家看信阳的采风活动,没想到接下来几天的采风,其内容竟然会是如此之丰富多釆,着实出乎我的意料。

23日上午在市区的鄂豫皖革命纪念馆前举行完启动仪式之后,相关采风活动就这样紧张地开始了。大家随即兴匆匆进入革命纪念馆参观,接下来又转去信阳博物馆参观。确实,要想认真周详地去了解一个地方,首先需要弄明白的,往往就是它的历史——曾经的过去。

从地域上讲,信阳在南北交融的中华腹地,位居中原黄河文化的南缘与荆楚长江文化的北端,故而历来便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美称。据说当大别山北面尚且白雪皑皑的时候,南面倒是早已呈现出一派花红柳绿的江南景象。果真是大大地有别于我华夏大地上所纵横罗列的其他之众多群山者也。其实,这一切所体现和说明的,除了其地位居中华南北文化的交融带,同样地,它也处于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带。或许正是这些交融交杂与过渡共生的缘由,才使得信阳在其历史的长河中,慢慢形成了如此厚重而又复杂的文化沉积。

所有这些在信阳博物馆里,自然全都成为琳琅满目,陈列摆放于玻璃柜里各式各样的考古挖掘的文物展品了。这里有石磨盘、石磨捧,有石镰、石铲、石刀,有红陶制作的双耳壶、三足壶,这里也有石斧、石锛、石锄、石镞、石钺,以及彩陶纺轮与彩陶制作的碗、盘、盆、碟、鼎、釜、罐……这里更有黑陶或灰陶的杯、碗、壶、盂、豆、甑、鼎、釜、缸……实际上,大家眼前所有这些为现代人类所陌生的生活和生产器(工)具,正好反映了从数千甚至上万年前的远古以来,华夏族的先祖们在这黄河与长江流域所逐步形成的以原始农耕与养殖为主导,然后辅之以手工制作、纺织和渔猎的生存方式。如此说来,信阳确实称得上为中华文明的原始发祥地之一,并且因其地处江淮之间而成为一块难得的、历代中原人口南迁的始发站与集散地。这也就难怪了,信阳被人称为中华的姓氏之根,仅仅汉族的100个大姓当中,就有黄、赖、罗、蒋等13个姓氏发源于此。站在那块写满了各种国人姓氏的说明前头,我禁不住举首浏览,仔细寻找,最后终于惊喜地发现,自己这个历来被抛出于百家姓之外的詹姓,居然也收纳其中!

女讲解员如数家珍,参观者跟随她沿着展厅缓慢行走,恰如沿着信阳历史的长廊在缓慢行走。历史的车轮却是犹如江河流水一般,日夜不停地往前滚动。西周时期,信阳为申伯的封邑地,境内分布有申、息、弦、黄、江、蒋、蓼等不少的诸侯国。秦时设义阳乡,北宋起改为信阳。自西汉之后的历朝历代均在此处设县置州,从没有废止和中断过,一直延续至民国。最后于1998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而设立信阳市。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这里培育了赫赫有名的红四方面军、红25军、红28 军三支主力红军,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诞生地。大别山区有近百万优秀儿女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许世友、郑维山、李德生等开国将领就是从这大别山的岙岙洼洼里走出去的。 全国十大将军县——新县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也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第一个立足点。这里,山上每一块石头都镌刻着革命先烈们的脚印,每一抔热土都浸染着先烈们的鲜血,每个山洞都蕴藏着厚重的红色故事。所以,信阳又有“红色信阳”之美誉。

厚重的文化,红色的土地。信阳者,委实中华大地上一块奇妙的所在。

作者简介:詹苗康(蒲田广隶),浙江诸暨人,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工程学系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原浙江省耀江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国家首批注册电气工程师,文学爱好者,现任浙江省杂文学会副会长,系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