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生活专刊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浉河区:讲好红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本报记者 张 勇

草长莺飞,山花烂漫。连日来,在春风骀荡中,市民们沿南湾湖各乡镇,一边踏青赏花,一边瞻仰红色圣地,在深切感悟红色历史、追忆先辈英雄事迹的同时,感慨今天生活的美好。

在浉河区浉河港镇四望山红色教育基地,人们面对鲜红的党旗,聆听着红色故事;在柳林乡革命纪念馆,一张张栩栩如生的照片,一件件革命旧物,向人们昭示着那烽火连天的岁月和视死如归的英勇壮举。“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红色,砥砺前行。一代代共产党人传承红色基因,抛头颅洒热血,矢志不渝,艰苦奋斗,创造出如今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一定要牢记革命先烈的奋斗史,不忘初心,传承好红色基因,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讲解员深情地讲述,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

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军史馆、烈士陵园等,都是党、国家和军队的红色基因库。为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建设大美浉河,近年来,浉河区挖掘、保护好红色基因,建立和完善红色基因库,把红色与绿色有机融合,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

除四望山红色教育基地、柳林革命纪念馆外,浉河区谭家河乡的红色基因也正呈现在人们面前。蔡桥无名烈士墓,位于谭家河乡千工堰村蔡桥村民组,占地面积500平方米。1946年6月,新五师中原突围部队途经谭家河,一支数十人的后勤及宣传人员在谭家河乡千工堰村蔡桥的一条小溪旁休息时,被追赶上来的国民党军队包围,经过激烈的战斗,数十名战士全部壮烈牺牲。当地群众将烈士掩埋在蔡桥的山坡上,形成10余座无名烈士墓;聂荣臻元帅夫人张瑞华故居,位于谭家河乡灵官村张家湾组,占地面积100平方米,为3间砖木结构的瓦房;张裕生烈士墓,位于谭家河乡灵官村张家湾组,占地面积20平方米。张裕生是谭家河乡人,1928年入党,是信南敌后抗日斗争的主要领导者之一,参加过南昌起义。抗战时期,他历任谭家河支部书记、信南人民抗日自卫大队大队长、新四军豫鄂挺进队信应游击总队总队长。1941年秋,张裕生因积劳成疾,不幸病逝。新四军抗大学校旧址,位于谭家河乡李畈村老湾组,占地面积500平方米。新四军抗大学校旧址为砖木结构的3间瓦房。抗日战争时期,李先念领导的新四军五师部队在豫鄂边山区坚持敌后抗日,不断发展壮大了抗日根据地。根据工作需要,1943年左右在李畈村建立了一所新四军抗大学校。

“革命遗址及文物是中国共产党100年来不懈奋斗遗留下来的宝贵见证,不仅再现了共产党人成就民族大业时的历史环境,更体现了我党忧国忧民的民生情怀与艰苦朴素、积极进取的优良传统,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物质载体,也是讲好党史的活教材。”浉河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