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康松 通讯员 袁 彬
“我们余店村从脱贫前的发展滞后、面貌落后、经济靠后,到现在产业兴、村庄美、百姓富的巨大变化,多亏了市教体局连续多年的大力帮扶,他们给人、给财、给物,支持教育、发展产业,领导亲自联系贫困户,让我们有了干劲,更有底气了。为村里争取资金650余万元修建道路13.2公里、整修大塘10个、新打机井2个、生产桥2座、新建提灌站2座、修建垃圾池28处。2018年实现贫困村出列,2020年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村民人均纯收入19266元。我们村先后被评为潢川县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被潢川县委评为基层党建红旗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抗疫复工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市爱卫会命名为市级卫生村,被定为乡村振兴市级示范村、省级‘千万工程’和妇联‘四组一队’试点村。”潢川县魏岗乡余店村党支部书记张学洲对记者说。
来到驻村第一书记办公室里,记者随手打开桌上的一本工作笔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别样的图画,一棵四方伸展的大树,枝丫上挂着数个圆圆的果实……令人惊讶的是,这是市教体局派驻潢川县魏岗乡余店村第一书记手绘的“脱贫地图”。
2016年1月26日,市教体局财务科科长刘光成被派驻余店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刚到余店村刘光成就犯了难,全村总面积4.76平方公里,下辖20个村民组,878户3139人,其中建档立卡户就有148户551人,要熟记每户贫困户的具体情况并非容易事。于是,刘光成绘制出了第一张“脱贫地图”,地图中余店村交错分布的村道就像大树延伸出的枝干,树枝末端是他用圆圈标记出的每一位贫困户信息。刘光成说:“回头看,这幅地图代表了我心中扶贫工作的第一阶段,重点在掌握村里基本情况,以便落实扶贫政策,以最快速度改善特困户的生活,解决危房、大病等问题。”
记者翻开第二页看到了“党建工作示意图”,图上标注的内容分别是创新党建形式、探索基层党建方式、立足党建与村企联建方式。余店村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组建了1个农村党支部、2个家庭农场党支部和3个企业党支部,构建了“1+2+3”的组织架构,实现党组织工作全覆盖。严格组织制度,市教体局拨出30万元经费,帮助建立完善余店村党建阵地。通过“三会一课”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四议两公开”,实行阳光村务制度,全面推动“严乡强村育新”工作。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自从有了市教体局的派驻帮扶,我们村党支部的凝聚力量变强了,村民也有了干事创业的主心骨,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带领下,我们收入比以前好多了。”脱贫户罗君成说。
走到余店小学大门前,一位等待孩子放学回家的家长告诉记者:“近几年,市教体局先后争取资金近400余万元,为村里新建了教学楼,对幼儿园综合楼进行全面改造升级,按照中小学一类食堂标准对小学食堂进行升级改造,让村里孩子在家门口也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现在,刘光成、陈晓彬开始琢磨下一张手绘地图。与前几幅思路明确的地图不同,这张初稿上还标着许多红点、横线和问号。刘光成解释说,脱贫后如何带着村民高质量奔小康还需要探索,他们准备从教育、村庄环境、产业升级等方面入手,为余店村未来的乡村振兴打基础。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