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法治周刊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努力让群众感受到司法温度


——记光山县法院民事审判二庭一团队负责人李敏生

□段祖号

“未来都是你们年轻人的。”这句话经常挂在光山县法院民事审判二庭一团队负责人李敏生嘴上。然而过了这么多年,他却仍然是其所在部门乃至该院的中流砥柱,办起案来丝毫不逊年轻员额法官。李敏生开朗豁达,平易近人,是同事心中的好师友,更是当事人口中的好法官。在办案中他总是坚持为当事人多考虑一点,听当事人多说几句话,给当事人更多的司法关怀。

为民司法 用公平正义暖人心

作为资深法官,李敏生不论对待什么样的当事人,都会认真倾听每一条意见和诉求,时刻关注并考虑每一位当事人的利益。即使再小微的案件,他都会认真对待,用精湛的业务定争止分,用丰富的审判阅历解开当事人心结。

在工作中,李敏生不仅坚持多办案,而且还坚持办好案,对于诉求不清晰明确的,他会及时释明,帮助当事人更好地行使诉权;对判决不理解的,他一遍又一遍地进行判后答疑,消除当事人疑虑;对于有特殊困难需要帮助,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当事人,他积极帮助申报,希望通过这些行为切实让当事人感受到司法的温暖。

作为部门负责人,李敏生经常要求部门工作人员理解尊重当事人,和善对待当事人,对当事人提出的问题要切实解决,对当事人的困难要感同身受,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必须予以保护,不断践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工作目标。

精准调解 定争止分服务企业

在司法审判中,调解是一门艺术,考验着对法、理、情的把握与融合。作为经验丰富的员额法官,李敏生不仅以结案快结案多著称,对调解也很有心得。不仅仅是简单的案件,许多疑难复杂的案件经他调解均得到圆满解决,故“息诉多”“口碑佳”“效果好”也是他办案的特点之一。其中他处理的原告无锡某纺织公司与被告光山某公司之间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就是最好的诠释。

2020年年初受疫情影响,国内外防护用品市场需求较大,其中口罩最为抢手。4月份,原告无锡某纺织公司接到了一个做口罩的外贸单子,但公司急需要热风棉,便在网上寻找合适的供应商,最后就找到了被告光山县某公司。无锡某纺织公司派代表到光山洽谈,向光山某公司订了20吨的热风棉,并支付了172万元货款,光山某公司也按照约定及时向无锡某纺织公司发了几吨货物。随后疫情形势逐渐向好,国内外政策变化,口罩的市场需求也逐渐变小,于是无锡某纺织公司希望解除合同,而光山某公司则希望合同继续履行。

目前,剩余未交付的热风棉已远超无锡某纺织公司的产能及需要,如果全部接收,则对该公司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会极大影响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纠纷诉至法院后,因该案涉及130万余元的货款履行问题,两个公司压力都比较大,承办人李敏生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体验双方当事人诉求和实际困难,希望通过调解找到一个合适的解决方式。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李敏生的主持下,双方一扫剑拔弩张势头,心平气和进行了协商,先商定大的调解方向,再慢慢敲定部分条款,一次、两次、三次……最终,一份双方都认可的调解协议呈现出来了,无锡某纺织公司再不必担心资金不足、产能过剩问题,光山某公司也最大程度减轻了损失,两个公司均十分满意。

“该案如果仅仅通过开庭下一纸判决当然十分简单,但无法实质解决两个公司的痛点、难点,调解却能够完美地化解这些难题。调解能够兼顾法理人情,为纠纷找到最妥善的处置结果。”李敏生说。

无私无畏 冲在疫情防控一线

“收到,保证准时到达,完成工作任务!”

2020年2月5日,根据光山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该院组织了20余名天平志愿者协助参与光山县火车站的卡点执勤,志愿服务活动的第一棒则交到了李敏生的手中。当天夜晚,在接到该紧急通知时,作为第一天志愿服务的轮值队长,李敏生毫不推诿,率先响应,给其他人员做出了榜样。

“老乡,现在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为了您和大家的安全,麻烦您如实登记个人信息并配合测量体温……谢谢!”第二天早上,李敏生一到火车站,就立即投入战斗,细心提醒乘客戴好口罩,做好防护。那时的火车站,受疫情影响,乘客很少,但是李敏生仍严阵以待,目光紧盯着车站出口,丝毫不敢大意,准备为随时出现的乘客登记信息、测量体温。经过数天奋战,李敏生与其他志愿者圆满完成火车站数天的志愿服务活动。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天平志愿者,哪里就有李敏生。刚结束火车站志愿服务不久的李敏生,又再次站在了疫情防控的前沿,这次是在网格内的无物业管理小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这次他又接起了志愿服务活动的第一棒。

李敏生带领志愿者不断辗转各街道巷口、小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虽然天气非常寒冷,但是李敏生毅然决然坚守岗位,劝导群众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无特殊情况尽量不要出门,同时积极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疫情严格防控期间,作为该院天平志愿服务队的一员,李敏生无私奉献,冲锋在前,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彰显了责任与担当,真正践行了志愿服务精神。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作为一个默默在司法岗位上耕耘36年的“老黄牛”,李敏生始终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坚持把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用群众满意来检验工作成效,时刻谨记人民法官要扎根人民、帮民解困、为民解忧、为民谋利,努力让群众在一个个案件中感受到司法对他们的尊重和温度。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