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百花园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青山遮不住


林永芳

身处东南一隅,若非此次借“全国作家看信阳”笔会之东风,根本不知,自己距离信阳竟已如此“切近”——龙岩出发,动车直达,上午从容启程,10:20发车,傍晚18点已身在信阳,胜过“朝发夕至”。这还是从前想象中的天遥地远、万水千山吗? 信阳,一个承载着多少故事、多少情愫的地方!看到信阳的别名“申州”,你会想起西周的申伯以及“烽火戏诸侯”故事中不幸的申后;看到息县,你会想起“三年不语”的息夫人;看到潢川,你会想起春秋战国时被楚吞并的那个华夏小古国黄国,以及据说属于黄国后裔(或曾被封在黄国)的“战国四公子”之一春申君黄歇;看到光山,你会想到那个灵机一动、捡石砸缸的儿童司马光…… 尤其让我感慨系之的是,五代十国时期闽国的建立者、被宋太祖赵匡胤称为“八闽人祖”的王审知,以及比他早200多年入闽的“开漳圣王”陈元光,他们都是固始人;更因为王审知在开拓闽地、建立闽国的过程中,从固始把众多中原姓氏带进了当时还相对蛮荒落后的闽台各地。换言之,今天许多闽台人,其根脉都可以上溯到信阳一带。身为闽人,站在信阳大地,遥想当年先民们一路跋山涉水艰难转战,入闽开疆拓土繁衍生息的坎坷,怎不百感交集? 史家认为,审知“虽起自盗贼,而好礼下士,有长者风”,具有非凡胆识、博大胸襟。据说他不仅任人唯贤,而且设立招贤院,大量吸纳贤才,加以重用且关怀备至。福建的文人学士大多家居中原,他们“东浮荆襄,南游吴越”,拣尽寒枝不肯栖,却不避艰险,千里迢迢来到偏僻的福建投奔王审知,可见审知深得文士之心。他掌权后,“与民休息、重视生产,宽刑简政,发展文化,奖励通商”。此前经济文化一直相对落后的福建,出现了“政教翁张,士庶宁谧”“公私富实”“一境晏然”的景象。 说到中央苏区时期,自然想起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红色革命根据地——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根据地。其首府,就在信阳的新县。此次信阳之行,先后参观了鄂豫皖革命纪念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首府旧址纪念馆及博物馆、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及中共鄂豫皖省委旧址、鄂豫皖军委及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还到了田铺大塆。一路走来,徐向前、陈昌浩、许世友、徐海东……一个个熟悉的名字,连同那段烽火岁月,从史书中跃入眼前。其中的复杂与险恶,苦难与艰辛,今天我们已无法想象其万一。 一个显而易见的共同点是,当年我们闽西所处的中央苏区,是位于闽粤赣三省交汇处,与信阳所处的鄂豫皖根据地一样,让我们明白:地僻民贫的“神经末梢”,最容易让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而历史上,信阳这片土地也是多灾多难:南宋时,信阳军和光州属淮南西路,该地始终位于宋金拉锯战南宋一侧,是南宋军民抗击金人南下的前沿阵地……而王审知及其固始同乡们的背井离乡南下拓荒,很大程度上也是身逢乱世不得已而为之。就中多少离乱承合,生民何辜! 俱往矣!今天,悠悠历史、浓浓乡愁,都化作一声叹息,随风远去。山回水转,和平与文明之光,终究还是冲破重重阻隔,成为民心所向,大势所趋。思及此,不禁一笑,释然。

作者简介:林永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福建武平人,体制内谋生。作品迄今30余次入选年度《中国杂文精选》《中国杂文年选》,《2016中国最佳杂文》《2017中国最佳杂文》,《青年文摘》典藏本,《笔落惊风雨:杂文报杂文选2002-2012》等权威选本。2011年为《杂文选刊》官网“杂文家推荐”栏目第二位被推荐的女性作者。2015年由群众出版社以“当代杂文名家书系”出版其作品集《穿越思维的篱笆》。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