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百花园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记诗人鲁行


陈峻峰

诗人鲁行,本名叶其文,河南鲁山县人,现居信阳,出生于1938年农历十月,六岁的时候,父亲意外亡故,猝不及防,这个本来富庶优渥的家族遭受重创。这是一个意外,也是一个拐点。鲁行那时尚小,他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同。长大了才知道,是他的母亲,以她高大健硕的身躯和坚韧不屈的意志,临危不惧,处变不惊,镇静自若,支撑起这个家没有顷刻崩塌。母亲出身名门,乃大家闺秀,固然在那个时代没有受过学校教育,但她内心有光,两眼有神,深明大义,有见识,也有见地。因此在经历了这么一场家庭巨大灾变,未来变得未知,她仍抱定信心,哪怕万苦千辛,也要将她的五个子女培养成人,既要保障健康身心,也要接受良好教育。于是在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母亲就送鲁行入读本村民乐乡中心小学。而母亲为此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艰难,付出了怎样的艰辛,不得而知,鲁行则一路下来,学业从无中断——1951年入读鲁山县一中,1954年入读许昌一高,1957年顺利考取开封师院(河南大学前身)中文系。

古树、城墙、铁塔、贡院、大礼堂、图书馆、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旧址,多么美丽的校园,一如青春与人生梦想都圆满实现在此一时刻。鲁行激情四溢,热血沸腾,按捺不住了,开始写诗。他哪知道,那时正轰轰烈烈开展“反右”运动,两年后的1959年,他被补录为“右派”,说是系里为完成“指标”,或者就因为他是“诗人”。这样到了1961年秋毕业,他便以戴罪之身,“发配”信阳专区的光山县,先在城厢小学劳改一年,第二年平反,调光山县高中任教,坎坎坷坷的,直到改革开放的1981年了,他才被作为优秀教师人才,调到信阳师范学校任教。

信阳师范学校,是诗人白桦的母校。诗人白桦乃信阳人,才华横溢,却是历经磨难,为一个时代不屈文人苦难的象征,他觉得这可能就是做中国诗人的命运,是注定的。他常常翻出当年的诗作,追溯当初,懵懂而简单,对文学之爱,应该是肇始于小学时读过的一本(仅此一本)上海开明书店出版的《儿童文艺》(又名“国语文通”),一时沉迷,爱不释手,鲁行说,“直到将其‘读’成一把碎屑。”同时开始了诗歌的练习和写作,到了20世纪50年代,新诗强调古典加民歌,狂热成风,鲁行“尚属摹作”的一首民歌体诗作,在《河南文艺》半月刊(《奔流》前身)发表,引起不小的“轰动”,这首诗,可视作是他的处女作。接着,他的诗开始在全国诸多报刊发表。改革开放后,鲁行迎来了被他称之为写作的“第二个黄金期”,也是中国文学的黄金期,即“新时期文学”。鲁行抓住了这个黄金期,但也一定程度上,错过了这个黄金期。那时他还在光山,受“向科学进军”的感召,写起了“科学诗”,这一写,写了近十年!后来随着一般科幻文学的式微也就湮没无闻了。这是很可惜的。正当思想解放、观念变革,中国文学黄金期之时,他却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写作“别类”,忽略了对时代、人生、命运的审视和反思,这本是诗歌和文学的天职和使命。这多么可惜!紧接其后,鲁行开始了对“微型诗”的探索和贡献,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之作、经典之作,给他带来巨大声誉,并让他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中国当代微型诗创作的重要代表诗人之一。这些“微型诗”(亦称短诗、超短诗)已超出咏物,而是人性;已非哲理,而是哲思;注重修辞,更为立诚;由表及里,去伪存真;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诗意之美,发人深省,而且如短剑、匕首、集束炸弹,犀利、在场、狠,又极具人性、人情的趣味,让人猝不及防,恍然大悟,倏然获得“思想”与“诗意”的激励、跃动、发现的快乐。这类诗,有相当数量,影响广泛,好评如潮,海内外报刊发表的就有两千余首,并成系列,先后结集出版了《雕虫集》(1992)、《榆庐语屑》(2000)、《鲁行编年诗》(2006)、《鲁行短诗选》(2009)、《沉郁的笛音》(2015)、《鲁行超短诗选》(2018),其中许多作品,已成绝句,被传诵,被评论,被收入诸多经典选本。

诗家马立鞭说他:“小诗不小!”诗人阿红说他:“绝非雕虫,是雕社会,雕人生,不是小技,是大技。”评论家胡晓靖说他:“意境新、感情真、立意深、构思巧。”兴、观、群、怨,或情、趣、意、理,读鲁行,随手挑几首,便觉洋洋大观,星辰日月,天地风雷,情绪的宣泄和语言的张力,修辞和及物,表达和在场,让人绝不觉短,也不觉小,仿佛要写尽这大千世界,人间时空,及其内外、表里、情态、遮蔽、澄明、阳面、阴面、画皮、内质和核心。阴晴圆缺,黑白善恶,爱恨情仇,用剑时,一步绝杀,兵不血刃;用情时,万千缠绵,吐尽块垒,而都保持在诗意的层面,呈现着诗人坚韧、锋利而又博大的内心。

纵观鲁行一生创作,发现我们这么长久的,是否忽略了他的抒情诗的创作。有学者和诗评家认为,可能正是因为诗人鲁行以其微型诗称著于世,其抒情诗的创作与审美价值,被严重忽略和低估了,需要重新认识。好在在今年,即2020年4月,美国芝加哥学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他的汉英双语诗集《鲁行抒情诗选》。诗集收入了他自1957年至2019年60余年间,尤其是中国新时期以来较有代表性的抒情诗作百余首,可视为作者大半生抒情诗创作的一个总结。另一个好消息传来,他的诗论、随笔集《大珠·小珠》也已付梓,不日面世。这无疑是他的另一副面目,另一种人生,诗歌自我创造价值另一种存在, 共同构成作为诗人鲁行的完整和完美。

鲁行老家鲁山,乃沙河源头、墨子故里、诗人徐玉诺的故乡;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及中国新诗百年,徐玉诺是先声、先驱、先行者,毋庸置疑,是中原新诗谱系第一人。契合或巧合的是,他也就学于开封,是鲁行的先辈校友,曾任河南大学助教,其许多作品,尤其诗歌,是鲁行阅读的重要部分。甚或徐玉诺被誉为“替社会鸣不平,为平民叫苦的人”,也成为鲁行做人与写作的志向。还有,就是他在诗人白桦的母校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他也是信阳人、信阳诗人。所有这些,无论地缘还是文脉,天意还是偶合,源流还是承续,他们一定有着某种联系,我们看不见的联系,就像鲁山的沙河,信阳的浉河,水欢聚于水,水融会于水,浩浩荡荡,生生不息,生成两岸人类丰美而诗意栖居的精神湿地和高地,诗人在其中,一代代,言说、发声、歌哭,苏世独立,横而不流,自成狂飙和风景。

诗人同乡,抑或同校,已不止于地理之义。

鲁行,本名叶其文,1938年生,河南鲁山人,现居淮上小城信阳。终身从教,独立写作。15岁发表处女作,迄今已在《人民日报》《人民文学》《诗刊》《星星》《新大陆》(美)《葡萄园》(台)等国内外近百家报刊发表新诗及诗论逾2000首(篇)。已出版诗集、诗论集《雕虫集》(1992 民族出版社)、《榆庐语屑》(2000 中国文联出版社)、《鲁行编年诗》(2006 海风出版社)、《鲁行短诗选》(2009 英汉双语 香港银河出版社)、《沉郁的笛音》(2015 河南人民出版社)、《鲁行超短诗选》(2018 河南文艺出版社)、《鲁行抒情诗选》(2020 英汉双语 美国芝加哥学术出版社)等,随笔杂感集《大珠小珠》即将付梓。作品编入中国大陆及美、台数十种选本。

曾获中国作协《诗刊》征文奖及台湾诗歌奖。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