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健康新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致敬,生命健康的守护神


——我市第三个“中国医师节”受奖者集锦(十四)

佘楠楠:患者依靠

□本报记者 袁 野 文/图

今年33岁的佘楠楠,是息县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护士长,2月4日,息县第二医疗服务集团夏庄分院新冠肺炎疑似病人集中收治点改造完成后正式启动,佘楠楠瞒着父母,将4岁的儿子送到爷爷奶奶家,带领着由11名护理人员组成的护理团队冲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

佘楠楠告诉记者,在隔离病房护理人手紧张的情况下,每班为患者安排两名护士负责生活护理,并对护士们提出两条要求:一是要注意与患者沟通方式,照顾患者心理情绪;二是保证每一位患者三餐都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

作为第一批到隔离病区的医护人员,佘楠楠每天的工作除了日常医护外,还需配合照顾留观人员的生活,为他们提供心理疏导、精神抚慰、连接沟通的平台。

“病人生病已经很难受了,在隔离病房里一个家人都看不到,只能依靠我们。”这是佘楠楠最常说的一句话。长时间穿着隔离服,戴着护目镜,隔着双层手套,护理操作的难度加倍,责任心更要加倍。她带领大家每天至少工作6个小时,数不清多少次衣服被汗水浸湿了又干、干了又浸湿。

徐洪雨:凡人不凡

□本报记者 李 凯 文/图

在医疗卫生系统,被称为“手术大拿”的专家,不少人连本单位的同行都认不全,但对于自己治疗的特殊患者、特殊病例却始终记忆犹新,息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徐洪雨就是其中的一位。

“普外科做的就是普通事,普通事最考验医生的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徐洪雨说。从医这些年来,自己养成了3个习惯,一是手机24小时开机,让患者随时可以找到自己;二是急诊手术随叫随到,从没有因周末、休假或个人原因耽误过手术;三是坚持每天天一亮就起床,锻炼、学习,提升自己。

他坚信“每台手术都是独一份的宝贵经历”,在自己做到了的同时,也将这份“秘诀”传授给团队其他人。

在徐洪雨看来,一个好医生需要的不仅是医术高超,更应该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以实际需要精进技术和提升服务质量。不拒绝每一位患者,尽力给他们提供最优的诊疗服务,是徐洪雨和团队的目标也是他们孜孜不倦的追求。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