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袁 野
“为病人修剪指甲、更衣洗澡、测量体征、按时巡视病房……”这是市第六人民医院精神科男护士张寄超的工作日常,也是该院不少男护士的真实工作写照。
张寄超告诉记者:“当初高考填报志愿时,家人认为男性从事这一职业好找工作,就让我报考这一专业。后来,从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毕业,投身市第六人民医院成为一名精神九科男护士。”
“当有患者发病时,必要时需要有护士对患者进行约束,此时男性的力量优势就会突显出来。”张寄超说。
当记者问他有没有萌生过转行的想法时,他说:“大学毕业后,护理专业一共有几位男同学,只有他选择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而且社会上有一个固化的认识,护士应该是女性,男护士不被社会认可。然而近些年,医院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对男护士也越来越重视。这更加坚定了他对工作的热爱,在护理工作中不断努力前进,运用所学的知识和临床经验为患者服务。
张寄超说,精神病人大多缺乏自控能力,经常失去理智,遇到这种情况,总是劝慰自己他们是在不理智的情况下才会做出那样的事情。因而,自己要以最大地耐心去安抚病人,尽最大能力去帮助和照顾患者,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据张寄超回忆,“一天中午,发现有人给我订了外卖,上面写着‘谢谢你对我的照顾,我要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看到此时,我想起他刚来时的模样,浑身脏乱,不喜欢说话,看到医护人员时总是躲着走,眼里充满恐惧,跟他说话也不理睬。但是经过两三个月的治疗和相处,他竟然愿意主动和医护人员打招呼了,还会同我们建立很好的关系。每每看到他发自内心的笑容,我的心里都暖暖的,这让我更加坚定当初的选择。”